•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肯定自己從來都不容易,他 29 歲脫離上班族:「能一直陪你走下去的,永遠是那不願放棄的自己」

by Ruby Lu
2018-09-10

明明自己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對自己和公司也問心無愧,但是看看同儕的發展,在國外發展的、被外派的、薪水不錯已買車買房的、創業的…..(列也列不完),看到這些人,再看看自己,不禁覺得自己沒有出息,很怕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平凡。

被自已的標準和現況糾結著,終究找不出個結果,自我否定的感覺越來越深,接著陷入一片焦慮,常常自問:「已經不是年輕人了,現在換跑道會不會浪費時間?」、「努力了那麼久,為什麼還沒升遷?」、「我有可能買房嗎?」、「我轉職後,做不好會不會被看笑話?」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作者艾爾文是一名任性做自己的男子,29 歲時離開電子工程師生活,達成不用上班的財務自由夢想,現專心於寫作、拍片、投資。(延伸閱讀:他年過 40 拿博士拚晉升卻遇惡鬥憤而跳海,工作是「用心」非「賣命」!)

因為遇過一些壞事,所以在心裡積累了許多以淚水與汗水換來的人生體悟。2014年底,開始在網路上分享理財之外的人生感觸,以存有溫度、正面力量的文字,替大家解開現實的無奈,同時,也有如知心朋友,一一解答網友面臨人生困境的來信,彷彿一名具有解惑能力的指路者,陪伴大家走過許多無助黑夜。(以下內容摘自《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

man back
圖片來源:Unsplash@danieltong

你如此努力,為什麼還那麼焦慮?

焦慮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是人生的焦點。
不論是轉換跑道,或是堅持在原本的路上走,
別忘了,你都是在為自己奮鬥,
因為人生的目的,不是要去符合別人心中的樣子,
而是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給自己多一點鼓勵,給明天多一點期待,
不用過於擔心眼前的煩惱,
即使此刻雨下得再怎麼大,
還是會有陽光出來的一天。(延伸閱讀:他被老闆逼迫離開待了 10 年的公司,洪雪珍:「其實該感謝那些人推你走向人生下一步」)

***

working office
圖片來源:Unsplash@punttim

我盯著螢幕,左手放在鍵盤上,右手握著滑鼠,眼前縱橫交錯的電子設計圖是幾個月來努力的結晶,之後就要交給工廠實際生產樣品。我對這次的設計有信心,因為我參考很多的產品範例,也閱讀很多的研究論文,反覆用電腦模擬結果,接下來就是等樣品出來的後續調整。

眼角瞄過時間,原來已經快晚上十二點,好幾天差不多都是這個時間回家。這對我來說並非反常,跟平日相比也只是晚個一、兩小時而已,許多科技公司此時也依舊燈火通明,我知道回家的路上不會只有我。

昨天此刻,我已經開始要整理背包,記錄一下當天的工作進度,按下電腦的關機鍵,確認皮夾跟鑰匙都有帶到,帶著充實的心情回家。但此時我卻還是盯著螢幕,沒打算離開。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敢走。

train people
圖片來源:Unsplash@mike

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很安靜,但我的心跳聲卻很沉,也很響,跳的速度比平常快,手心跟額頭也冒了一些汗。胸口有點悶,彷彿有一塊石頭壓著,我好像還有點頭暈、想吐。這種現象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卻是近來最明顯的一次。

我感覺有股吸力正在把我往地板拉,整個人就快要掉下去。

我知道我的身體想要警告我什麼,半年前我的眼睛才因為複視差點無法正常看事物,從那次以後我就特別注意 ── 或者說是才開始在乎—身體發出的任何警訊。

我知道我正在焦慮,但我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要列出可能的原因不難,工作壓力、專案進度掌控、擔心樣品會出錯,都有可能,只是這些都無法說服我,因為不論專案的期限或內容我都準備好了。何況這次只是部門要實驗的樣品,並不需要對客戶負責;出錯沒關係,找到問題更有價值。

lycs-lycs-744230-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lycs

如果從職涯發展來說也沒問題。我是同期中升遷最快的一批人,主管也對我有所期待,很早就授權給我帶領小型團隊。我在下班後也有安排時間加強英語,人生的理財規畫也一直照計畫進行著,我知道,如果我一直這樣維持下去,前方的路肯定明亮。

可是,我就是克制不住焦慮,我就是覺得還應該要再做點事情才可以下班。只是事情都做完了,卻捨不得離開,為什麼?

我很困惑,明明已經很努力,為什麼心中會有如此大的焦慮?明明這份工作有發展機會,為什麼我會那麼排斥它?為什麼我已經用光精力,此刻心中卻塞滿著內疚?

我就坐在辦公桌前,任由焦慮感裹住我,猶如被一件濕掉的衣服緊緊黏在身上,甩也甩不掉。

這是我離開上班環境前印象最深刻的一晚,半年後我也就辦好離職手續。

man walking
圖片來源:Unsplash@simonlaunay

回想起那陣子的我,好像愈來愈不敢在假日時休息,愈來愈擔心自己落後這個社會太多,愈來愈害怕鬆懈帶來的後果,愈來愈恐懼跟想要的未來錯過。當時我還不太會處理人生的焦慮,我只知道我想要在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現,想要存下更多的錢,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

那一晚之後,只要我有時間就會問自己類似的問題:「我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也才逐漸釐清在這些以「自我期許」為名的包裝下,我忽略一件很嚴重的事:之前的努力是為了外在的世界,而不是內心真正的期許。

好比當時的我,以為只要努力取得更高的職位,才是成功;以為只要存下更多的錢買車、買房,才是成功;以為只要有能力吃到更高檔的美食,才是成功。可是我最後才發現,原來這些成功都是別人定義的成功,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成功。

people walking
圖片來源:Unsplash@@danieltong

沒錯,我是想要在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現,但不應該是為了別人眼中更高的職位;我是想要存到更多的錢,但不應該是為了符合社會給予的期待;我是想要吃到更高檔的美食,但那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體驗,而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羨。

寫到這裡,我想跟你說,如果你也是已經有在努力卻還是焦慮的人,並不是你努力的不夠,而是這個世界一直在提醒人「來不及」,一直在提醒別人有多成功,一直在告訴你現在的努力根本微不足道;看看人家半夜都還在努力著,你有什麼資格休息。

可是,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movie
圖片來源:IMDb

覺得來不及,是因為你對自己有期許,你心中有想要做的事,所以你才會愈努力就愈害怕時間不夠。覺得別人比較成功,是因為你也只接受到片面的成功訊息,他們在過程中的失敗並沒有透過網路傳遞給你。

覺得自己現在的努力微不足道,是因為你比較的對象是已經努力很久的人,經驗比你多,累積的資源也較多,搞不好還是萬中選一的幸運兒。

換句話說,你會焦慮,代表你在起步,也還在進步,但你卻拿已經通過終點的人來跟自己比較。

當一個人在為想要的生活努力時,有時會陷入一種彷彿一切都來不及的感覺。別人的進度好像都比較快,別人的運氣好像都比較好,很多人也因此洩了氣,甚至放棄。

movie
圖片來源:IMDb

然而,一個人的努力會被看見,通常不是他做了很多的事,而是他做了很久。一件事情會成功,通常也不是做的人走對了路,而是走過很多的路。肯定自己從來就不容易,我們活在一個把比較當養分的世界,處處提醒人有多麼不足。只是,如果你總是待在別人的世界裡,就算再怎麼用力的活著,還是無法找到喜歡的路,看不見想要的出口。

如今你問我是否就不再焦慮?其實還是會,不過我已經學會要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焦慮,我對成功的看法也早已不同,這種轉變讓我更快樂,也更有動力。

MV5BMTY4ODE3Njc4M15BMl5BanBnXkFtZTcwNTcyMTY1Mw@@._V1_.jpg
圖片來源:IMDb

當你回頭看之前走過的路,細數傷痛後還是對自己感到驕傲,那就是成功。當你環顧周圍,發現雖然大家都做差不多的事,但你是少數知道正在為什麼努力的人,那也是成功。當你克服了不敢做的事,你朝著別人會懷疑的方向前去,你在過程中盡了全部的力,你寧可被別人討厭也不想對不起自己,那都是成功。

其實,成功如果只能用多少錢、多有名來定義,那也只會是一時的成功,因為肯定可以找到更多錢、更有名的對象來貶低自己。人生終究是自己的,每個人也只有一次的機會好好活,不要因為別人在你身上貼了什麼標籤、用了什麼方法定義你,而把喜歡的自己留在過去。

woman smile
圖片來源:Unsplash@alexkirrthegirl

走得快的人,不一定走得遠;走得遠的人,也很少一開始就順遂。那些在別人眼中取得成就的人,說起來也就是撐得比較久而已。

不要否定自己努力的樣子,只因為你覺得比別人晚出發,比別人走得慢,比別人承受到更多的打擊。

別忘了,能夠一直陪你走下去的,永遠是那個不願放棄的自己。

book

 

圖片來源:圓神出版社

主圖來源:IMDb

相關

Ruby Lu

Ruby Lu

擁抱生活裡的失落和璀璨,寄望在空空的星團,期許可以以自己所願方式過完今生,拜託別輪迴。

相關文章

創造家的理想色彩:居家輕裝修油漆 DIY 的 6 步驟解析!
居家

創造家的理想色彩:居家輕裝修油漆 DIY 的 6 步驟解析!

...

by Yukie You
2023-10-02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樂生活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

by 風傳媒
2023-09-28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藍正龍執導《成功補習班》:2023 台北電影節閉幕片,回憶 90 年代禁忌的青春愛戀
Be Yourself

藍正龍執導《成功補習班》:2023 台北電影節閉幕片,回憶 90 年代禁忌的青春愛戀

by Albert Wang
2023-10-03
創造家的理想色彩:居家輕裝修油漆 DIY 的 6 步驟解析!
居家

創造家的理想色彩:居家輕裝修油漆 DIY 的 6 步驟解析!

by Yukie You
2023-10-02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樂生活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by 風傳媒
2023-09-28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Going Green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by ichiro Chen
2023-09-28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