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很多食物被標榜為超級食物(Super food),像是奇亞籽、亞麻仁籽、地瓜等,也有許多健康類談話節目或書籍會特別介紹這些超級食物。
在 2014 年版的牛津字典有定義了什麼叫做超級食物:「對健康非常有益,且含有豐富營養的食物」就可以稱為超級食物。(延伸閱讀:想靠飲食來抗老?營養師建議這幾樣食物盡量少碰!)
在麥克米倫字典中,超級食物的解釋為「對健康非常有幫助,甚至可能對某些疾病具有改善功效的食物」。
但是,我卻認為世界上不存在超級食物!
我對超級食物的定義是,含有多種人類需要的營養素,且含量十分足夠,能夠滿足人類身體所需。但這是不存在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的超級食物!「專家」和營養師也不應該過度強調超級食物的好處,因為每種食物都有各自的強項與弱點,而這些所謂的超級食物,應該正名為含有豐富特定營養素的食物。
以糙米為例,常常會有人說糙米是超級食物,站在維生素與澱粉的含量上糙米確實含量與種類都很豐富,但是蛋白質品質卻是不佳的,因此我認為就連糙米都不該稱為超級食物。(延伸閱讀:沒有膽固醇你活不了!造成心臟病的真正兇手另有其人…)
每種食物都會有強項與弱點,利用不同食物間的強弱互補,這就是均衡飲食的重要,在教科書上這稱為營養互補。糙米含有澱粉、維生素 B 群、膳食纖維,但是糙米的蛋白質品質不佳,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搭配豬肉得到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再吃個炒青菜得到更多的膳食纖維和足夠的油脂?
這也是為什麼營養師們一直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因為這樣均衡多樣化的飲食型態,可以讓食物間產生互補作用。有些書籍特別強調超級食物的重要性,但是翻開這些書後也是驚了!書上面寫到綠茶因為含有兒茶素,所以屬於超級食物,但是綠茶含有其他哪些營養素嗎?南瓜也是超級食物,因為南瓜富含類胡蘿蔔素,但是南瓜的蛋白質並非優質蛋白質。
這樣缺東缺西的食物,怎麼可以叫做超級食物,即便以牛津或麥克米倫字典的定義,也不能稱為超級食物吧。
「如果我們要確保營養均衡,比起單獨重視少數所謂的超級食物,我們的飲食需要增加多樣化且營養的食物更為重要!」,歐洲食品資訊協會在一篇講述超級食物的文件中如此寫道。
即便這些食物確實含有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特定營養素,但都沒有確切證據直接指出大量攝取這些超級食物對人體有絕對的益處。但是這股超級食物風潮依舊席捲全球。
根據納斯達克全球通訊社(Nasdaq GlobeNewswire)的報導,超級食物產值的年成長率約為 6 %,且過去 5 年間已經成長了 3 倍至 3.5 倍,同篇報導更提及超級食物產業的全球產值在 2015 年時達到 1,300 億美金!然而,歐盟為了避免消費者的過度依賴與信任超級食物,2007 年宣布除非該食物真的有許多研究證實其功效或好處,要不然是禁止宣稱超級食物的。
不僅歐盟,荷蘭廣播基金會的報導則提到消費者可能信服這樣超級食物的宣稱,造成飲食偏頗而有營養不均衡甚至過多的問題,且標榜超級食物的產品售價普遍較高,反而讓消費者付出較多的錢,但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所以應該要養成是什麼食物都碰,而不是過度倚賴特定的超級食物,才是健康的保證。
圖片來源:Pinterest
林世航營養師/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好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