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出國放鬆,卻又捨不得把孩子給家人照顧?帶著小小孩出國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想要製造美好回憶、捕捉孩子可愛的身影,在踏出國門前,新手父母務必備妥下面 10 項物品,才能避免發生玩不盡興、敗興而歸的結果喔!
1.手推車及揹巾
要帶未滿周歲的寶寶出國,手推車及揹巾是必備的。至於已會走路的小人兒來說,出國究竟該不該帶手推車?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就老鳥媽媽的經驗來看,揹巾可免,手推車還是得帶才行。雖然學會走路的小童,坐手推車的時間不長,但是當孩子玩累,能讓他們睡得舒服,同時又能移動到下一個景點,手推車可是最佳的幫手(除非爸媽想一路當苦命的挑夫)。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順便放置購得的紀念品,減輕身上的負重。

2.後背式的多功能媽媽包
帶小童出門,媽媽包當然不可少;出國如果能帶上機能性高的媽媽包,效益真的有如上天堂。防潑水、後背式減壓設計、多夾層內袋的媽媽包,可以將孩子的用品分門別類裝好、易於查補(奶粉袋、尿布),讓爸媽從容照料小人兒,玩性不減。

3.悶燒罐、水杯及保溫杯
對於還不太能吃固體食物的小小孩,悶燒罐是出國簡易料理副食品的利器。爸媽可以在回到飯店時,用滾燙的熱水,加上米飯(或自備的生米)悶煮成粥品等,也可以用來盛裝熱的湯品,作為孩子的點心。
國外不像台灣到處有便利商店,方便買到礦泉水,或者取得熱開水。因此,為了避免發生水不夠喝的囧境,把水杯裝滿飲用水是每日離開飯店前,必做的事。此外,為了隨時可以用熱水沖泡配方奶,攜帶保溫效果佳的大容量保溫杯(最好超過 800ml),也是有其必要。

4.食物保鮮盒及密封袋
1~2 歲的小童,用餐的專注力通常不到 10 分鐘,常常在用餐到一半時,便坐不住餐椅,吵著要去玩。為了避免孩子沒吃飽,可用食物保鮮盒(或有蓋的不鏽鋼餐碗)及密封袋來盛裝飯店早餐的麵包、水果,或是分裝餅乾,以備不時之需。

5.食物剪及水果刀
食物剪是 1~3 歲小童用餐時不可少利器,出國自然也不能忘了帶。只是在辦理登機前,別忘了把食物剪放到托運的行李箱中。還有,如果想品嘗當地特有的水果,也別忘了帶把水果刀。
6.保暖紗布巾或禦寒小毯
出國前,在做好了解當地天氣的功課後,可視氣候準備保暖用的紗布巾,或者禦寒用的小毯,避免寶貝著涼。
7.玩具、色鉛筆、畫本及黏紙
搭機往返時,孩子得在飛行時間內安坐在位子上,為了不讓他們感到無聊、有事做,可以視孩子平時喜愛的靜態活動(如玩玩具車、畫畫、看繪本故事書等),準備相關的物品,預先幫孩子準備機上活動,減少在機上喧嘩哭鬧,影響其他乘客休息。

8.安撫小物
每個小小孩都有舒緩情緒的小物,不管是絨毛娃娃,還是手拿毯,出國時千萬得帶上,以免安撫不了哭鬧瞬間切換的小人兒。
9.慣用清潔用品
雖然國外大多數飯店會提供免費的清潔沐浴用品,但是卻不一定適用在小小孩身上;最好還是帶上慣用的嬰幼兒清潔用品。
10.常備藥品及雨具
不怕萬一,只怕一萬。出國別忘了攜帶簡易的常備藥品,如感冒藥、腸胃藥、暈車藥、退熱貼、OK 繃等,以及雨具。
延伸閱讀:雨天不發霉!親子同樂的五個台北室內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