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媽媽差點被嚇壞了,因為她有事晚到學校接小孩,就有一位中年婦女騙她的孩子,說媽媽發生意外,叫她來接他回家,即便兩邊都是人,她直接就伸手順手拉著他要走,還好小朋友不相信她,用力甩開她的手,不知名的中年婦女才趕快跑開,而之前也曾發生過安親班接錯別人的小孩,爸媽接不到小孩,以為孩子被綁架,雖然是虛驚一場,但已經造成家長的恐慌,近年校園安全層出不窮,爸媽該如何教小朋友自保呢?
家長和孩子要有暗號
孩子在外的安全不能只交給學校,「平常要和孩子定下暗號!」長期觀懷兒童青少年的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說,近年來發生過一些兒童被拐帶的事件,其實這顯示一件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親子之間要有充分的溝通。

她提醒,爸媽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爸爸媽媽絕對不會找人來接你,除非是他有爸爸媽媽的證件,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無法辨視證件,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要有暗號;例如用他們最喜歡的玩具,或是最喜歡的電視卡通或人物等等,如果沒有說到通關密語,絕對不要相信,而且暗號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以免被有心人發現。(延伸閱讀:爸媽嚇傻!孩子狂流鼻水不一定是感冒?致病原因竟是鼻腔內的……)
街頭守則
除了在校園等待接送以外,在街頭上也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提醒孩子,在街頭等家人、等朋友的時候絕對不要站在陰暗的地方,也不要站在別人的住家門口等待,在國外就曾發生過有人站在別人門口等待,就被住戶開了門把孩子拉進去了,所以一定要隨時提醒孩子注意。
大人問路要小心
教導小朋友要熱心、有愛心是一回事,但是一定要提醒孩子們:「如果有大人要向你問路,這不是小朋友可以解決的。」所以寧可說「不知道!」趕快離開,或是趕快叫周遭的大人過來,一來引起注意,二來如果那人真的需要幫助,也有大人可以幫忙。同時要非常小心開車的人如果要問路,這也不是小朋友可以幫得上忙的,距離詢問者的車子至少要有三步遠的距離,以免別人是有意圖的話,一打開門就把你拖進去。(延伸閱讀:孩子過動就是缺乏專注力?專家:過度要求孩子專心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叫、跑、說」守則
如果感覺到奇怪的人想要靠近,平常要教孩子「叫、跑、說」的守則,林月琴說,「叫」,指的是要向著奇怪的人的後方喊叫:「爸爸,你來了!」通常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往身後看的本能,可以拖延奇怪的人的行動。

第二步則是「跑」,叫了以後就要趕快往奇怪的人反方向跑走,離得愈遠愈好,第三步「說」,即趕快跟附近的大人說「有奇怪的人靠近我不曉得想要做什麼」,利用「叫跑說」守則可以及時得到協助。
不過這種狀況不是隨便就可以做得出來的,所以爸爸媽媽平常在家裡要和小朋友一起演練,當成玩遊戲一樣,讓孩子在緊急時刻可以很快做出來。
了解孩子心目中的陌生人定義

雖然在家長和老師們的指導下,小朋友可能都知道「不要跟陌生人走」,不過家長最好要了解小朋友對陌生人的定義,林月琴說,之前國外曾有實境影片,讓平常自覺把小朋友教得很好的爸爸媽媽測試孩子們是否能遵守「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則,但是常常很快就破功。
其中最常見的是有人會拿著小狗的照片,詢問小朋友有沒有看過這隻狗,說他的狗走丟了,可不可以陪他去找狗?很多小朋友這個時候就會跟著走,原因是他們覺得這個人是來找小狗的,是可憐需要幫助的人、是好人,所以不是陌生人,所以一定要了解在朋友心目中陌生人的定義,別讓有心人有可趁之機。(延伸閱讀:你也習慣以嚇阻來保護孩子?多給彼此「3 秒」會看見不同的結果)
機會教育
孩子被拐騙,經常是發生在爸爸媽媽無法及時接送小朋友的時候,林月琴提醒家長,平常就要機會教育,問小朋友「如果媽媽或是安親班很久都沒有來接你,你一個人在校門口要怎麼辦?」了解他們可能會有的錯誤想法,並且機會教育讓他們懂得如何避免有陌生人假裝爸爸媽媽,或是與安親班老師來拐帶走他們。
熟人作案也別忽略
更要注意的是,很多孩子被騙走的案件都是熟人所做的,這些人可能是經常來家裡修理東西的人、來送東西的人,甚至是爸爸媽媽的朋友或親人,因為孩子們認識對方,容易瓦解警覺心,林月琴說,這也可以透過親子間暗號的默契來避免,即使交代親友來帶孩子離校,也要有信號可以做證,雙重保證才能讓兒童安全滴水不漏。
校園安全:看到不認識的「老師」趕快通知導師

也有很多校園事件,是外人潛入校園做案,所以也要提醒孩子注意,看到不認識的「老師」在校園走動,最好跟老師報告,讓教師了解一下這個陌生人是否有問題,另外,很多校園的廁所都在無人的死角,如果不是在下課時間上廁所,最好是結伴同行,放學後在校園玩耍也不要在學校很少人的死角玩耍比較安全。
校外活動要結伴
如果小孩下課後到安親班是要自己走過去的,一定要提醒小孩要和大家一起行動,不要落單,兩個人結伴一起走,如果遇到壞人,另一個孩子也可以趕快幫忙通報,林月琴提醒,我們雖然不要極端教導小朋友不相信別人,但一定要提醒孩子們隨時都要提高警覺,多一分小心就能多一分安心,讓孩子們在家、在學校、在校外都能確保安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