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看這部由暢銷小說”火星任務”改編,
麥特戴蒙主演的電影「絕地救援」時,
大概是職業病吧!
覺得劇情裡有許多創業路上必定會遇到的經歷,
以及身為創業者必備的重要觀念。
職場上其實也非常適用,
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定要努力到無能為力,天助自助者。
即使一個人被丟在火星,
也得自己想辦法活下去,
你得先幫你自己,別人才有機會幫你。
如果只是待在原地哭喊,
永遠沒人可以救你,必死無疑。
熱情很重要,信念很重要。
那是支撐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你的環境可能很孤獨,也可能很無趣,
即使做了什麼突破之事,
也不會有人幫你喝采,
你得享受孤獨,堅持下去,
靠的唯有熱情與信念。
犧牲眼前,把眼光放遠。
電影裡,火星上僅存的食物很有限,
要活命的日子卻很長,
如果不減少每天對食物的攝取量,
就絕對撐不到被救援的那一天,
這種情況下,能先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節食,還得拿一部份食物出來栽培收成,
犧牲的是眼前,投注的是未來,
你辦得到嗎?
堅持到最後,絕不放棄。
過程中絕對有挫折,
可能是人為疏失,也可能是天災不可抗力因素。
無論如何,努力的一切成果就是付之一炬了,
怨天尤人也沒用,捶心肝後、吶喊完之後,
還是要振作。
雖然辛苦栽種的馬鈴薯都毀了,
只要你還沒死,那就再重來一次吧。
耐心、耐心、耐心。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太快看到成果,
火星跟地球就是距離那麼遠,
就算太空船折返也要幾百天,
而下一個火星計劃還需要四年。
大環境因素本來就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你需要的是無比的耐心,並且堅持到底。
在機會來臨之前,做足所有準備才是正經事。
沒有永遠的敵人。
對立的兩方,
在某些情況下,都可能攜手合作、資源共享,
所以,永遠別預設太多立場。
至於與人合作,難免會有文化差異,
一定都需要互相的適應,
並且會有必須適度退讓的地方,
最後才能一起成就偉大。
層層困難,不斷突破。
即使獲得所有資源,
困難仍然如影隨形,危機永遠都在,
必須戰戰兢兢地不斷前進與突破。
任何一個環節沒有串接好,仍可能前功盡棄,
此時失去的將不會是原本要救援的一個人,
而可能是全隊人馬、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你有勇氣賭一把嗎?
團隊合作,各出其強。
擁有堅強且信念一致的強大團隊,
才能負責如此偉大的任務。
太空船的指揮官在重大時刻仍親力親為,
最終驚險地成功完成任務。
用人唯才,運用團隊的力量當然非常重要,
最高領導者必須擁有超乎常人的道德與勇氣,
運用靈活的組織能力,
讓每個小螺絲都能展現強大的功能。
我不會說,團隊是最重要的,
因為,沒有優秀的領導者,
團隊將可能只是一盤散沙。
如果你是創業者,
務必擁有身為最高領導人應有的果決與智慧,
好好運用團隊裡每個人的能力,
一肩扛起偉大任務的成敗責任。
如果你是員工,
請服從上級的安排與指令,配合團隊的默契,
認真並盡責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即使只是一個小螺絲。
無論是創業歷程或職場表現,
以上重要觀念其實都完全適用,
內建在腦中,你會更優秀!
文章來源:周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