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身歷其境、感同身受,或者靈光乍現、平靜淡然,這般豐富的情感與思維,相信只要是熱愛閱讀的人都能體會。走進書店大門,宛如來到一座寶藏境地,可以自在地穿梭於各種領域中,暫時將不停運轉的腦袋關機,在選書、翻閱的過程中,享受與書本的片刻共鳴。
只可惜,這般美好際遇,並非人人可體會;書店的沒落、紙本書的式微以及網路世代的來臨,使得閱讀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2017 年,「獨角獸計畫」在推廣閱讀的核心理念下誕生,創辦人李惠貞結合書店,搭配創新有趣的活動或講座,吸引讀者重新拾起書本、品味閱讀的意義,進而探索自我,拉近與世界的距離。
走入實體書店,開啟讀者與閱讀的連結

大傳系畢業的李惠貞,除了前面兩年任職廣告公司,而後 20 幾年的工作經歷全都獻給畢生最愛的出版業,做過企劃、編輯、版權,著手過各類豐富的書籍、雜誌,對閱讀更是情有獨鍾。2017 年,李惠貞正邁入 Shopping Design 總編職位第六年,期間完成第 100 期雜誌、品牌也進入第 10 年,隨著里程碑的抵達,以及一個關於推廣閱讀的靈感,讓李惠貞有了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延伸閱讀:閱讀,讓我們認識全世界!7 個應該閱讀的理由:透過他人的文字,深層地省思自己〉
於是,她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將喜歡的書和書店化為元素,成立「獨角獸計畫」,探討現代人缺乏閱讀的原因,進而幫助大家認識閱讀、喜愛閱讀;透過實體書店場域的舉辦以及主持人的引導,利用現場書籍開啟讀者與閱讀的關係,激盪出內在的省思和領悟力,重新定義人生的多元選擇。
閱讀是通往自由的路徑

「當走進書店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開始閱讀了。」李惠貞溫柔地說。閱讀,是幫助人們拓展視野的途徑,當踏入書店,可以立即飽覽那些從前沒有想像過的人生經驗,可能是一段話、一個圖像,或者某本書的封面,所有新奇的、有趣的,皆能透過一本本書,讓我們與世界接軌。

也許有人會問,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可以精進自我的媒介很多,為什麼要選擇讀紙本書?甚至有人認為看書就是考試,對此排斥不已。李惠貞感慨地說,就是這些質疑和刻板印象,讓我們在根本沒有體驗的情況下,直接拒閱讀於門外!閱讀涵蓋著許多前人經驗及智慧,可以在無形中幫助讀者更認識自己,有了這些後援便會使我們更有自信、得到開濶的視野。
女兒是最寶貴的例子

獨角獸計畫成立第二年,李惠貞帶著女兒前往日本,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日本書店之旅,期間共走訪 66 家特色書店,徜徉其中的驚喜與收穫。許多人好奇,怎麼會有孩子願意跟著媽媽一個月每天只有逛書店?李惠貞笑說,其實女兒以前並非有閱讀習慣,不過本身個性開放,樂意嘗試新事物,從剛開始跟著獨角獸活動被動地接觸書本,一兩年後已會去書店主動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書。除了潛移默化外,李惠貞相信只要從一本書開始,就能讓一個原本不那麼熟悉書本的人願意親近閱讀。〈延伸閱讀:閱讀使人自由!走訪雙北 5 家「獨立書店」,靜享擁有靈魂的特色空間〉

讀書應該是一個很自在的過程,如果帶著壓力,就無法體會閱讀的快樂。此外,李惠貞也鼓勵家長加入閱讀的行列,不要只要求孩子,自己也應以身作則。並且不要限制孩子挑書。如此,不僅能加深彼此的話題與連結,也能一起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以閱讀為核心持續推廣,分享身而為人美好

自 2017 年離開工作崗位後,李惠貞先後出版了《成為自由人》、《給未來的讀者》,前者是以自己的經驗探討人生和工作的自由,後者則是以獨角度計畫與推廣閱讀為核心,期待人人都能享受閱讀的愉悅。
截至目前為止,獨角獸計畫已累積 20 幾場活動,成員不分性別、年齡層、職業,透過活動的交流互動,開啟豐富的觀點分享、想法探討,甚至組成「獨角獸家族」,讓李惠貞在推廣閱讀的路上又多了一群好夥伴。今年,李惠貞也發起了「工作相談室」,藉由個人觀點和經驗,希望能幫助想尋求改變的人,在工作上獲得快樂和正向心念。〈延伸閱讀:生活再忙也別忘了留空間給自己:想想除了工作之外,還有什麼是你喜歡做的?〉
與李惠貞的專訪,是在盛夏的午後。聽著她細心的分享、溫柔的解說,以及對閱讀的熱愛、對自由的定義,配合著「窩著咖啡」店裡輕鬆、慵懶的氛圍,這份感覺和閱讀有種異曲同工之妙,一樣令人舒適、令人毫無壓力地感受!
圖片提供:李惠貞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