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認識新朋友,若聊到自己離婚了,換來的大概就是一陣尷尬靜默,接著對方趕忙說抱歉。
如果是文字聊天,那就是:
「啊…抱歉,妳會很難過嗎?沒關係,要加油喔,抱抱!」
這些回應其實讓我一直覺得莫名其妙,
為何不是先問:「那這是妳想要的嗎?」
如果是,那或許應該恭喜對方重獲新生才是對的。
而不是不明就理的就預設:「離婚一定很難過,需要被安慰。」

女人離婚,一定就是被男人拋棄?
女人離婚後,一定既孤單又可憐?
女人離過婚,就沒身價了,以後怎麼辦?
選擇離婚,就是破壞家庭?害了小孩?
以上恐怕是大多數人對於離婚最大的誤解與錯誤標籤。
而離婚後的女性,若並非如上述的形象出現呢?大家恐怕就開始揣測離婚原因了。

如果女生剛好年輕漂亮,可能會被說一定是因為無法相夫教子;如果女生事業成功,可能會被說八成太過強勢不懂討好老公;如果還沒有生孩子,或許還會被臆測,是不是哪裡有問題無法生育?或許很多女性,就因為社會如此的歧視,而沒有勇氣選擇離婚。
但是,婚姻不幸福,一時選錯了對象,就代表人生很失敗嗎?
承認婚姻的不和睦並且選擇離開,的確很需要勇氣,因為那絕對比留下來,需要面臨更多的改變、挑戰以及社會眼光。而婚姻明明不幸褔卻還要偽裝的女人,恐怕得用一生的時間做為代價,去維持這個美好的假象。
很多人看待離婚這件事,經常會說:「為什麼不為了小孩忍一忍?離婚對小孩不好!小孩是無辜的!」
我會說,不快樂的父母,絕對教不出快樂的小孩。而一對不相愛的父母,只怕他們的小孩也學不會怎麼愛。孩子若整天看到父母親的爭吵與衝突,或者彼此相敬如冰的冷暴力,對孩子往後的家庭價值觀,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離婚對小孩好不好,取決於這對父母處理離婚的態度,以及日後雙方對小孩的心態是否健康,跟離婚本身無關。感情事,沒有怎麼做才是對的,不過就是一個選擇而已,選擇了什麼,自然就會有相對要承擔的。
如果妳的選擇跟我一樣,決定為自己而活,那我要說:「恭喜妳,並且為妳的堅定與勇氣喝采!」
主圖來源:Pinterest
文章來源:周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