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便利、資訊量大爆炸的時代,我們隨時可在電視、網路來觀看世界動態、查詢想要獲取的知識。然而,所有訊息的產生,從真假把關、到消化資訊到最後形成觀點,都需要透過「引路人」整理傳述:有可能是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記者報導,也可能是邏輯順暢的主播/主持人,融會貫通地將所有訊息整合傳遞。
無論是哪種「引路人」,在中英雙語主播路怡珍身上,都能看到明顯的定位。從記者、主播,再到現今節目製作人、主持人,她始終專注於國際時事和科技商業趨勢的報導轉譯,也享受著訊息透過自己轉換為內容的豐富過程!
在環境趨勢摸索,尋得未來的志業走向

路怡珍自台大政治系畢業後,便正式進入新聞工作,從基層記者做起,累積產業的「眉角」和經驗;後來她抓穩機會前往香港,擔任鳳凰衛視旗下鳳凰 URadio 主持人,期間雖然學習、領悟到更深曾的專業領域,卻也深刻體會兩岸關係的緊張敏感,當時 2012 年,恰逢 Facebook、Google 以及手機 APP 爆紅之際,路怡珍也開始採訪、接觸,沒想到一踏入科技世界就興趣滿滿,「那種每天都有新趨勢,一個產品就會改變人想法或行為的產業,真的太有魅力了!」她眼神堅定地說。
於是,2014 年回國後,路怡珍先到東森新聞擔任財經主播,而後又於四年前接棒主持 Yahoo TV 線上節目《科技敲敲門》,以國內外科技潮流、產業革新推動等主力,逐漸脫離傳統定義的主播形式。〈延伸閱讀:學會抓住市場縫隙!記者周依蝶用旺盛的好奇心與毅力,開啟健身房闆娘的斜槓人生〉
明白自我價值定位,揮別過渡期的挫折迷惘

離開電視台主播身分後,路怡珍固定於 Yahoo TV、風傳媒、飛碟電台,主持與國際時事和科技趨勢節目;不過,從面對廣大受眾的電視台主播,轉到主持線上節目面對數位浪潮,這仍然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過去只要坐在主播台,將該時段要播報的內容整理好,再順著節奏將新聞傳述即可,但當身分轉為線上節目主持人時,和觀眾的互動變得直接且強烈,網路評論無所不在,各種出奇不意的鍵盤手留言,使路怡珍不斷地在重整與釋懷間游移,必須用不同的心態和觀點面對過渡期的挫折。

所幸,對科技產業和新聞本質的熱愛,讓路怡珍沒有太多時間悲觀,她侃侃地表示,「人要選擇值得專心的事情專心,並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優勢。」舉個例子來說,新聞與資訊是變動萬分的,當訊息自四面八方來時,她可以很冷靜地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不會讓壓力扳垮主導權,重點是要「享受資訊透過自己去接觸到群眾的過程」,而不是被別人的建議或批評牽著走。〈延伸閱讀:把訪談當做學術研究:《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何以用純粹銳利的雙眼,臨摹他人望眼欲穿的真相〉
自製英語專訪節目,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實力
說到這裡,路怡珍話鋒一轉,強調「2020 年對台灣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從年初蔓延至今的新冠肺炎,雖然讓全球經濟飽受衝擊,但防疫得當的台灣反而因此激盪出更多市場上的新商模,尤其她所熟悉的科技、財經範疇,幾乎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火花。

有了如此深刻的感受後,年初時她便組成團隊,當起製作人,企劃一部以英語專訪為主軸的網路節目──《小路問路》,內容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創業家、科技 CEO 等,共同討論針對台灣各項時事或議題的探討與詮釋。路怡珍語帶認真地強調,長久以來,外國人對台灣都有某些既定的刻板觀念,藉由節目的表現,不僅能讓外國朋友看到台灣的特色,也讓許多網友能有機會了解台灣在國際上的定位,加上節目全程以英語方式呈現,對主持人和觀看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學習意味,這就是《小路問路》最與眾不同的意義。
抓住時代的樣貌,見證非凡無比的 2020 年

正值美國總統大選,讓政治系出身的路怡珍重操舊業,不眠不休地配合 YahooTV 和 Yahoo 新聞頻道 主持每一場辯論的現場口譯和轉播現場開票特別節目,和大家一起迎接白宮新主人。同時,她也樂於將大選題材融入《小路問路》節目中,努力把國際觀的觸角延展到最深。
此外,路怡珍亦於 11/17 受邀擔任《2020 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主持人,活動結尾還會和社群界 KOL 張嘉玲與電商人妻協同對談,討論內容產業以及數位轉型的關聯。她認為這場年會就好像和大家共同抓住時代的樣貌,能夠身歷其境地參與、經歷並扣緊年會主題與台上講者互動,光用想的就非常期待。〈延伸閱讀:《勝利,並非事事順利》CNN主播安德森庫柏:人生只能向前走,沒有 B 計畫〉
「小至自我、大至世界,2020 年就是這麼不一樣的一年!」專訪到了尾聲,路怡珍感概時代的波動,但也感謝這些挑戰,讓她在成為不同「引路人」的過程中,沒有太多侷限,可以毫無顧忌的發揮自己、把所有訊息內容一一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2020 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
報名從這裡》》http://s.accupass.com/TwAen6
採訪地點:Tua 四知堂國際商行
圖片提供:IG@catethesia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