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件事,放棄的理由有千百樣,堅持的理由卻只有一個,就是夠喜歡。
編舞家張月盈,這次與莊梅岩聯手製製音樂劇《奮青樂與路》,把青春的掙扎帶上舞台。她從小「習舞」,卻試過因學期中連續三齣表演都做主角被排擠,又曾輟學到賭場作伴舞。輾轉成為獨當一面的編舞家,甚至為迪士尼編舞獲肯定。身份轉變、地位轉變,唯獨初心不變-就是對舞蹈那純粹的喜歡。

訪問當天,編舞家張月盈( Florence )正跟學生排練音樂劇《奮青樂與路》。每每指點完畢,學生們都沒有絲毫遲疑,立即自發地喊:「好!再來一遍。」她笑了笑,說:「我最愛那 120 %的投入,似是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不吃不喝三天三夜,一心為讀舞蹈學
Florence 回憶那一份熱忱,是從童年就開始。猶記得第一次看芭蕾舞劇《吉賽爾》,她形容年紀小小的自己「起雞皮疙瘩」,道:「我看著那些燈光,覺得在舞台上甚麼都有可能發生。」那感動便化成她的血液似的,一直在體內滾動。

Florence 自小學習中國舞,又跳芭蕾舞,卻非如大家想像,來自有錢家庭。她形容家庭不算富有,爸媽只希望女兒正直、善良。15 歲那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她想要轉到跳舞專業學校,父母強烈反對,因覺得看不到前景。Florence 於是把自己反鎖在房間,不吃不喝,只寫了一封信給爸爸,道:
「我天生愛自由,真的十分喜歡,我相信我可以走下去。」
第三天爸爸回信,整整四頁,一字一句既是對女兒的不忍與憐愛,卻又始終選擇相信女兒,大概意思是:
Florence 一直好好保存那封信,覺得那承諾是一輩子的,說:「現在爸爸走了,每遇困難都會拿來看,便又覺充滿力量。」(延伸閱讀: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誰不茫然?生涯規劃「以終為始」來思考或許更清晰!)
18 歲天之嬌女「貶」到賭場跳舞:為生活,你不會掙扎

本以為考進專業學校便與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可惜卻事與願違,但有誰說得準,哪條才是「成功之道」呢?
從小到大,Florence 在舞台上都似是天之嬌女,舞步得心應手,差不多每次都是做主角。想不到在專業舞蹈學校,此卻成了她的絆腳石,老師選她為所有表演的主角,同學們卻因此而跟她疏遠。
先是冷嘲熱諷,後來變本加厲,表演前的舞衣不見了,原來在垃圾桶、舞鞋放了數根針。Florence 開始有點自閉,上學沒有同學會跟她說話,回家便吃飯睡覺。那時自知情緒有問題,沒有看醫生,卻有寫日記,負面情緒一點一點疏理,她道:「我知道我一定要離開,因為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延伸閱讀:台灣藝術家江宥儀走過躁鬱勇闖紐約,幽默紋身藝術獲外媒盛讚)

大半年後,她毅然輟學,為了生活,18 歲的她到社區中心教舞,機緣巧合,友人介紹,便到賭場伴舞。她回憶:「開初身邊所有人都十分反對,從小到大都是主角,忽然去做配角,衣服又穿得更少。但當你要生存,你不會有太多掙扎。」
一般人認為,賭場就是燈紅酒綠,Florence 亦由華美的芭蕾舞,轉為跳更「接地氣」的 Hip-hop,在賭檯與賭客之間「追夢」。天之嬌女貶落凡塵,卻發現這「煙花之地」竟比學校更似學校,舞者來自五湖四海,各位以舞論舞,世界更開闊,她道:「表演場地或身份或許似是貶低了,但他們用靈魂來教我,我像是收錢學習!」一年間,由伴舞升職到隊長,再為表演編舞。
當時月入二萬多,儲到足夠金錢又遠赴英國、台灣學習舞蹈,對學校恐懼不減,但對跳舞的熱情一樣。她道:「有時候重讀自己的日記,我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也慶幸自己在那年紀就經歷了,那使我日後走得更堅壯。」
在行內,一直以製作嚴謹見稱有迪士尼歌舞劇,Florence 為 上海迪士尼樂園表演編舞,總部總監只修改一處,絕對是一種肯定。但在此之前,她曾有半年在家投閒置散,不得不放下藝術家尊嚴,做商業表演,但她記得爸爸教導,要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兒時即使完成功課,若是馬虎了事,爸爸也會把整頁擦掉,要求她重做。這份認真便從此植了根,跳舞如是,做人如是。她並不會因價錢或性質而馬虎,也不願為了生活而說半句違心的話,她道:「我不願做一個世故的人,因為活得真,是我整輩子最不想放棄的事。」(延伸閱讀:一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她以生命敲出金工火花)
為父親只演一次的舞台劇,病父:「有你這女兒,夫復何求?」

從幕前走到幕後,殿堂跌入凡間,一路走到現在有不少人慕名找她編舞,成功了沒有?她笑說問得好,半响,道:「成功又不成功吧。作為藝術家,旅途才剛開始;作為學生,我從沒停止學習。」
這樣回答實在太謙卑,而在眾多表演中,編輯卻覺她為患癌爸爸表演的那一場是最成功。在她爸爸去世前兩年,她為爸爸編排了一套舞台劇《 The Time Keeper 》,用自己最最擅長的「語言」告訴爸爸這些年來,為何選了一道這麼難行的路。爸爸看畢,說了一句 Florence 畢生難忘的說話:「有你這女兒,夫復何求?」
後來,她爸爸走了,很多人要求重演,她都一一謝絕,說:「這只演給爸爸看。」
喜歡一件事容易,堅持到最後的人卻不多。可是 Florence 的喜歡,由始至終,都是一樣純粹的。訪問尾聲,問及兒時跳舞跟現在,心態有分別嗎?她沒有半點遲疑,答:「一樣!」(延伸閱讀:辭去空姐、與機師前夫離婚,她成為瑜伽老師:「忠於自己,改變永不怕遲,結局也不會壞到哪兒去」)
主圖來源:歐嘉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