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感覺漫無目的,試著找到自己內心的那塊平靜,就會看到丟失的生活。」想像時間流逝得緩慢,想像行人的步伐趨於靜止,只有世界還跳著自己的小碎花舞步,輕聲歌唱。而從歌聲中,我們得以逐漸看清楚身邊的人事物,是如何與自己擦肩而過。
九把刀說:「慢慢來,比較快。」有時回想學生時代,想起曾一起打鬧嬉笑的朋友,並不真的想重回學生身份,只是想念那份單純與肆無忌憚,有意識地過每個日子,知道今天和明日的自己想做什麼,或許抗拒滿山滿海的考試,但心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感到滿足。那時的我們縱然荒唐,卻很快樂。30 歲的妳,仍總是笑著嗎?
一人的小旅行,帶著行李和自己

「旅行,從走出家門那刻起,就開始了。」深呼吸幾回,放慢速度走路,就是旅行的第一步。隨意買張單程票,不設定回程的時間,前往許久沒有到訪的另座城市。一個後背包,或許來本書,再花些時間,列張陪伴妳度過這趟旅程的音樂播放清單。
原來不是非得三五好友揪團出走,才走得出去,行前準備如此簡單,只差推開那扇家中大門。上了車後妳發現,車廂內的多數人,無非睡覺、滑手機,但我們可以選擇望著窗外風景發呆,抬頭看看天空,想些天馬行空,畢竟做白日夢,從來就不是小孩的專利。〈延伸閱讀:女人的深夜哲學:30 歲以後,我才學會了如何對自己誠實〉
拾回與生活的默契,說好要享受當下

踏入爭名奪利的社會環境,時間總被忙碌與盲目分割成好幾個片段,直至夕陽掉進半山腰,都記不得做了什麼要緊的事。除了不再輕易相信旁人,有時懷疑當下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甚至對生活少了自由意志;同時又害怕不小心否定了過往的努力,為了不功虧一簣,只好閉上眼,持續向前走。
「生活其實很簡單,複雜的是人心。」閒暇之餘與好友相聚,是生活;工作結束來頓美味的晚餐,是生活;拖著疲憊身軀到家,能給愛的人一個擁抱,是生活;學著適時卸下肩上重擔,孑然一身輕,也是生活。生活的多種樣貌,不躲也不藏,只是安靜地隱藏在我們的心眼底下,等待著我們去直視。〈延伸閱讀:30 歲後的生活規劃術:不再熬夜爆肝,學習拿捏「輕重緩急」並空出時間與自己對話〉
我愛故我在,錯過的依然愛

人是神奇又矛盾的生物。小時候,常聽大人說:「這小孩很固執,喜歡的都不願意放手。」可是,長大成人的我們,擁有接受討厭事物的韌性,卻遺失了追尋喜歡事物的任性。就算不愛的被迫緊握,喜歡的被迫放棄,也是優先嘗試說服自己應遵從「大人」的標竿。
暗暗仰慕多年的人終於有機會看向自己,妳會承認心底所愛,並且勇敢走上前嗎?很多事,我們總以為是被外界捆綁,事實上或許早被自身目光囚禁。過去因忙於打工,沒能加入學校社團的後悔;因旁人勸說阻擋,沒能參加的藝術課程;因心中猶疑不定,沒能奮力抓住的那些喜愛事物。儘管時間流轉多年,遺憾與愛依然並存。〈延伸閱讀:19 到 50 歲是女人決定一生好壞的關鍵:剖析 4 階段過程,一一體會、細數轉變帶來的好壞〉
人生長度不能由我們決定,但深度與廣度可以。然而,我們也十分幸運地,發現世界上有些東西,跟時間不一樣,錯過了也能再回來,因為它從沒走開。
主圖來源:Pexels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