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純女孩走到成熟女人,我們在社會大染缸裡浸淫著,學會將職場與情場當成戰場,學會讓自己追逐旁人也在追逐的事物,佯裝自己是符合大眾主流的一員,而這些年來裝著裝著,似乎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了。
我們忙於應付這個社會,不知不覺也開始應付身邊親近的人,應付周遭的一切。可是,白天駕著的那輛灰姑娘馬車,最近到了深夜總會變回南瓜,伴隨即將入睡的城市,在夜空下無所遁形。夜晚的寂靜使人誠實,踏上 30 歲的人生分水嶺後,這才想起了自己。
圓的都是別人的期望,而不是自己的想望

「從小到大,如果能為自己而活,是非常幸運的。」父母的願望、老師的盼望、社會的期望,多少人為了交出人生各階段「前人」給予的試卷,不斷努力闖關打怪,以達到下一個里程碑。我們緊握手中那張燃燒熱忱換來的亮眼成績單,假想自己正洋洋灑灑地朝目標大步前進,然而,當沒人告知下一步該往哪走時,腳步卻停了下來。〈延伸閱讀:Age Is Just A Number:面對「奔三」的初老習題,陳庭妮:「大家都把 30 歲這門檻想得太大了!」〉
編輯一直以來,戴著他人給的眼鏡,框住眼前視線,也限制了心中視野,看似清晰明朗的前景,瞬間就變得模糊,渾然不覺地彎進了死胡同。此刻,才知道背著他人的期望起飛,或許可以飛得高,卻飛不遠。
曾經的刻骨銘心,回過頭才了然於心

談過幾段感情,先不論結局。儘管沒有如大銀幕上演那般轟轟烈烈的劇情,也足以讓編輯的青春年華流下幾行淚。年少輕狂的我們,在感情裡的執著多過寬容,浪漫多過實際,重視外在的光鮮亮麗多過內裡的細水長流。
「總想著自己能灑脫地不求長久,只問當下。」和姊妹淘大聲嚷嚷的不幸過往與徹夜抱怨,隨著不斷從每段破裂關係裡走出,再回首竟也了然於心。無須堅持愛情應該要有什麼理想輪廓,只願遇見一段能全然接受自己、真誠相待的感情。〈延伸閱讀:一定要符合社會期待嗎?年屆 30 她在結婚和夢想中,選擇了環遊世界〉
無堅不摧只是神話,脆弱或勇敢都是妳

從職場到家庭,女人一生中需要兼任多重角色,可卻時常不被允許在檯面上呈現脆弱的一面,迫使我們得假裝自己無堅不摧、百毒不侵。這社會給了女人一詞太多期待,如同枷鎖般緊緊纏繞在妳我身上,就像「為母則強」是句肯定,不是規定。〈延伸閱讀:19 到 50 歲是女人決定一生好壞的關鍵:剖析 4 階段過程,一一體會、細數轉變帶來的好壞〉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所述「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認為女人是天地間最有靈氣的生物。情感豐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或哭或笑都是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情緒流露,絲毫無需隱藏。褪去枷鎖,編輯瞭解到在社會上與他人共處是能力,在獨處時能與悲傷共處是實力。允許自己哭泣,承認自己脆弱,即是勇敢。當我們正視自己的缺角,同時也補足了另一個缺角。
世界或許很殘酷,但女人能待自己溫柔。吃過幾次虧、流過幾次淚,學會了不讓社會價值觀凌駕於自身信仰,是 30 歲後的我們,如實擁有的自信與成熟。
主圖來源:Pexels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