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福氣是許來的!福來許創辦人阮婷憶結合私廚、酒吧,重現百年復古的私人招待所風光

by Emily Peng
2019-08-21

來到大稻埕商圈,這裡除了傳統印象中的香菇、中藥、零嘴等乾貨外,其實在霞海城隍廟的正對面還隱藏著一間充滿文化,並結合咖啡館、私廚與酒吧的「福來許」。

推開古色古香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半開放式的調理廚房,順著一旁樓梯而上,越過二樓的珈琲館座位,接著將會看見宛若穿梭時空廊道,回到 1920 年代荏苒時光的 Speakeasy 的秘密基地──「酒捌私廚」和「茶柒私廚」。

FotoJet - 2019-07-22T173214.842.jpg
 透過福來許私廚的擺設風格和氣氛營造,Claire 希望能重現昔日富有人家的生活場域。

身著一襲華麗旗袍的福來許珈琲館創辦人阮婷憶〈Claire〉分享,私廚裡的場景全都是復刻從前富商巨賈的私人招待所,從擺置的木櫃、雕花窗櫺到牆壁上的燈飾,還有與在地文創結合的餐巾、杯墊,全都有著講究的細緻奢華。而這裡所提供的餐點,更是選用台灣新鮮的好食材,採客製化無菜單料理,一如品牌名稱「福來許 Fleisch」〈德文:新鮮的肉〉,呈現給座上賓最尊榮的用餐體驗。

談起私廚,Claire 如數家珍地介紹,熟練的模樣不僅因為她是品牌的創辦人,更是她曾親力親為擔任過私廚管家的最佳佐證。看著眼前駕輕就熟的她,實在讓人很難聯想,曾經她是個不會下廚也不知菜價行情的醫學博士!

離夢想只差一步,該堅持還是妥協?

JOHN7706 (1).jpg
談起過去的選擇,Claire 領悟到有些時候命運安排的「轉彎」,是為了讓我們進化得更好

醫學院畢業那年,Claire 本來想要出國進修,繼續深入研究癌症的標靶藥物,不過人生總是充滿變數,父親的一場大病,使得她的人生急轉了個彎。到底是該按照計畫遠赴美國,還是該選擇留下來?成了她那陣子反覆思量的重要抉擇。她問自己,「如果家人出了什麼事,那這個代價自己有辦法承受嗎?」顯然地,答案是否定的。

再加上母親的一席話進而使她慢慢轉念,決定回家擔起父親的事業,協助接管電子代工廠,透過「經營好公司」,以另一種方式助人。經營一陣子後,她旋即感到今非昔比,或許傳統代工是一條活路,但倘若不建立自有品牌、了解市場消費脈絡,很快就會失去競爭力。思及此, Claire 決定和朋友於七年前合夥在大稻埕創業實體店鋪──「福來許」。〈延伸閱讀:來大稻埕喝「大盜陳」!跟著曖昧升溫地圖一日遊,月老也會幫你神助攻〉

JOHN7692
 現在的福來許店面,是那時 Claire 與夥伴找店面四處無門後,跟城隍爺擲筊許來的福氣 

如同當時接手傳產代工廠,餐飲對 Claire 來說,又是另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過去從不進廚房的她,挽起袖子作羹湯,每天清晨四點,就到市場認識食材、筆記菜價。當問到這段過程的艱難,Claire 語帶玄機地說:「有一些『專業』是靠學習得來的,端看願不願意付出努力。」

追本溯源,重新思考台灣的文化樣貌

不過 Claire 也坦言,在經營品牌的初期真的不算容易,除了一開始就面臨到沒有人願意租房子給他們的窘境外,在創業的第一年,什麼頭緒都摸不著的階段,還曾經歷金流不足、合夥團隊裂解、營業額慘澹等等,幾乎每一個環節都同時出錯,使得品牌陷入巨大危機。

FotoJet - 2019-08-01T095000.416
運用在地的好食材,加上文創的好設計、把關的好品質,Claire 希望呈現最優質的用餐體驗

這讓學生時期因撰寫論文而擅長考究文獻和分析資料的 Claire,決定重新思考整個品牌的定位,翻閱重重古笈,只盼能找出專屬於福來許的路。

她發現以前的政商名流喜歡聚會在私人招待所,乘著夜色,一邊啜飲小酒、抽著雪茄,品味私家廚師所準備的精緻餐點。以此為原型,Claire 逐漸找出「文化」的脈絡,穿上旗袍作為企業識別,找回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大稻埕的女人該有的模樣,並將餐點特色定調為獨特的中西合璧,加入傳統元素,比如將豬腳麵線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豬臉頰義大利麵,也嘗試以大稻埕的地方材料中藥材入菜、開創同樣為藥酒特色的琴酒吧,成功在市場上打響名號。〈延伸閱讀:穿著旗袍舞爵士,大稻埕風華絕世〉

串連街區推廣,從全方面讓大家看見福來許的本事

FotoJet - 2019-07-25T170857.145.jpg
圖片來源:福來許官網

Claire 分享「了解自己能做什麼,並強化這項優勢」是很重要的,當珈琲館日漸走上軌道後,她開始從根本出發,回頭思考如何將目前的經營現況連結家中的電子廠、夫家的刺繡廠,借力使力、趁勝追擊。

經過幾番商討,最後決定從好著手的家居用品開始,推出一系列由雷切工藝與布織品結合的杯墊、掛飾、行李吊牌等文創商品。也於 2017 年串連附近商圈的店家,透過植入晶片的穿戴裝置和 APP 的線上應用,將大稻埕打造成宛如迪士尼的大型樂園;近期則計畫於七夕前夕與情趣女王 Sally Q「破天荒」合作,舉辦情欲大稻埕的狂歡派對,就是要翻轉大眾對於傳統的守舊印象。〈延伸閱讀:如何讓大眾看到品牌?透過策展、活動等行銷,她們開創產業的另一片天空〉

放棄容易堅持難,度過了即能再次成就自我

JOHN7911.jpg
對 Claire 而言,人各有命,可以選擇停留在原地,也可以努力向上超越自己

回顧這一路走來的創業,僅管當時必須放棄醫學博士的夢想曾令 Claire 百般掙扎,但時至今日,她仍不後悔當時的選擇,反而感謝那時的研究訓練,造就她的理性分析和清楚的邏輯能力。過程中,雖然也好幾度想要放棄,但就像當年面臨抉擇時一樣,Claire 總問自己未來是否會感到後悔?

為了不讓夥伴失望,也不讓自己遺憾,咬著牙,Claire 選擇勇敢地突破和成長,堅持撐過了無數個難捱的時刻。她分享,「雖然要去忍受自己不擅長、不會做的事情很痛苦,但卻也因為挑戰極限,才能突破和成就後來的我們」。

 

福來許

▍Facebook

▍重現私廚風華的佳餚

▍七夕情慾大稻埕

攝影:艾葳精品婚紗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Emily Peng

Emily Peng

偶爾悲傷,盡量善良,做一個臨淵羨魚的人,讓內心湧起的浪花成為推動的力量,相信隨著時間的疊加,終會拼湊出生活的形狀!

相關文章

結合 AI、跨領域激發美妝市場可能!T-Dimensional Beauty 辦公室主任趙景豪鼓勵新創放眼國際、共創價值
人物

結合 AI、跨領域激發美妝市場可能!T-Dimensional Beauty 辦公室主任趙景豪鼓勵新創放眼國際、共創價值

...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08
「說不定,我是為了此刻而生的!」成為人的意義,是感受純粹的幸福
自我覺察

「說不定,我是為了此刻而生的!」成為人的意義,是感受純粹的幸福

...

by Flora Lin
2023-11-08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心理毛邊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居家
    • 健康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影評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by Albert Wang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7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美食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by ichiro Chen
2023-12-06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