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低谷是什麼模樣?有人會說一片黑暗、了無生趣,有人覺得遍體鱗傷、痛不欲生,也有人百感交集、悔不當初。無論如何描述,相信都不會是讓人想要長時間待在那裏的地方。
療癒職人周詠詩老師也是過來人,深刻體會過人生低谷的壓力讓人窒息、困頓令人悲觀,但她卻沒有選擇放棄,反而透過自我覺察與自己和解,並幫助自己走出幽幽低谷。可貴的生命歷程,成為她擔任多年輔導老師和擁有近二十年長期助人經驗的養分,更是她設計出「療心卡」一系列心靈療癒牌卡的基石。
別讓過去綁架未來的自己
「人生若是一場遊戲,困境就如同一扇厚重又上鎖的大門,想過關就要先找到能打開門的『鑰匙』,焦急的敲門、狠狠的踹門都無濟於事,只會傷了自己」。(延伸閱讀:「我以為妳不會生氣 。」好閨蜜之間的互信變了調,就是因為妳的太包容!)
對於周詠詩老師而言,那道沉重又上鎖的門就是父母離異且生活不順遂的童年,「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為了解開自己的心結,大學時期她轉念社工系,並通過高考成為社工師,後來還不斷進修,陸續取得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 N.G.H. 催眠師與多國心理療癒領域相關認證,擁有豐富身心靈療癒經驗。

妳只是「暫時」被困住了
花幾年時間走出原生家庭束縛的周詠詩老師深信「困境是有機會走出來的」,通過自身走出困境的經驗,她發覺想改變現狀,必須先整理自己、瞭解自己、誠實面對過去與內心,然後找到關鍵線索、尋求解決方法,並給予生命足夠的時間與能量。(延伸閱讀:「我這麼做還不都是為你好!」 是愛還是情緒勒索?)
多年心理輔導專業工作者資歷,周詠詩老師陪伴過許多面臨人生關卡的無助青少年與成人,她也從中意識到「傾聽陪伴」與「祝福」的重要性,「沒有人想待在低谷裡,我們雖無法代替對方爬出來,但是能陪著他,有時『陪伴』是一種讓內心獲得支持力量,也帶來正面能量的祝福,相信他終會跨過」。
既然「陪伴」與「祝福」影響力這麼大,那麼誰能做到無時無刻陪伴和祝福?「第一個能尋求的對象就是『自己』,其次才是外力」,周詠詩老師認為,「當我們能陪伴自己,展開與自己的對話,就能找到卡住的地方,才有機會能幫自己解套」。
8 年前,她設計出一套擁有 42 把心靈之鑰的「療心卡」,透過這套獨特的手繪牌卡,來探索自我內在世界,唯有先認識自己的渴望與脆弱,才能幫自己找回力量跨越那道暫時聳立在眼前的高牆。

以「療心卡」搭起溝通的橋樑
人生路上面對自己最難,當能好好面對自己之後,那些由自己連接出去的每段關係所面臨的溝通問題,就有解了。「俗話說『關心則亂』,許多關係的摩擦,起因於溝通不良」。
周詠詩老師表示,「懂得運用 42 張牌卡搭起溝通的橋樑,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療心卡特別能反映我們當下的心境,幫我們釐清問題與找到方向,協助我們從認識自己出發,進而幫助對方了解自己,更幫助自己懂得對方。

曾有位幼稚園大班的小女孩,透過療心卡化解了與父親之間的磨擦,「小女孩的媽媽分享有天小女兒跟她爸爸吵架,從療心卡中取出『急躁』這張牌卡給爸爸,告訴他:『爸爸,你說為我好,但是你剛剛就是這樣,我不喜歡!』,沒想到一張牌卡提醒了這位父親,讓他發現自己的態度對父女關係造成的影響」。周詠詩老師和我們分享透過療心卡的對話,找到打開人際關係或親子關係溝通大門的那把鑰匙。(延伸閱讀:「我不想要小孩跟你一樣!」新手夫妻,別讓情緒使你們對立)
雖見陰影,但其實光明就在不遠處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想獲得身心靈健康的生活狀態,心結宜解不宜結,周詠詩老師設計出「療心卡」等一系列心靈療癒卡牌,幫助每個人有方法的將潛意識打開,感受生命的回應與找回自我照護力量,更創立「台灣文創牌卡教育推廣協會」,培育更多助人為樂的種子,從困境中傳遞祝福的力量。

許多願意給予陪伴與傾聽的心靈保健專業工作者們,也時常透過周詠詩老師的「療心卡」,幫助走進那些原本不得其門而入的受助者內心,將溫暖的光亮散播在更多人的心中。

周詠詩老師透過「療心卡」想祝福每位讀者:先學會獨處,讓自己靜下來懂得去聆聽自己內在真正的聲音。學會自我肯定,欣賞自己與接納自己。最後去經驗愛與被愛的流動,讓生命因而豐盛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