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Home Office 在家辦公因應對策!4 個戰勝惰性的高效率心法,遠距工作、自由工作者也適用

by Emily Peng
2020-03-25

隨著疫情越演越烈,不少台灣企業也都開始研擬「遠距工作」的配套措施,站在老闆的立場,無非是希望在防疫的同時,也不要影響公司業務的正常運作,而對於員工來說,能夠減少通勤或是群聚相處的機會,無非也是現階段的好選擇。

不過「在家上班」說來容易,實際演練後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容易,除了需要設備支援,還需要高度的自制力,因此編輯在此整理了 4 項高效率心法,提供給即將面臨居家工作,卻毫無規畫頭緒的你參考:

1. 建立儀式感

image3
圖片來源:Pinterest

在家工作顧名思義就是將辦公室移到家中,不須早起梳妝出門,也不必忍受滿是人潮的捷運車廂,如果公司沒有建立遠端打卡系統,更不用趕著在九點前準時打卡。上述的這些全都是顛覆平時工作的流程,此時替自己建立一個專屬的「上班儀式感」就顯得重要!

儀式感不僅是個形式上的做樣子,它能夠無形中下達「做完…,接下來就要開始上班」的指令,讓身心都調整到最佳狀態,準備進入工作模式。推薦的儀式感可以是換一套出門時的服裝、吃頓營養豐富的早餐、喝杯香醇的咖啡,待儀式完成後,就一定要坐定位開啟一天的待辦事項。〈延伸閱讀:共享空間正夯:4 間擁有長期會員制度,大獲 SOHO 族好評的台北咖啡廳辦公室〉

2. 假裝自己在公司

image5
圖片來源:Pinterest / Pinterest

雖然我們人在家中,但盡可能還是替自己樹立些規範,並且嚴格遵守。最簡單的準則就是模擬在辦公室的日常,包括開始工作的時間、中午用餐時間的長度〈午休絕不能無限上綱〉,還有準時下班,明確的時間分配能讓自己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像上班時間是絕對不該睡覺、滑手機、追劇,還有整理家務的呀!〈延伸閱讀:桌面越亂做事越沒效率?做好這 4 點,告別拖拖拉拉的軟爛性格〉

另外,營造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也很重要,試想在公司會出現充滿食物的冰箱以及床上溫暖的棉被嗎?所以說最好不要在易取得「誘惑」的地方辦公。若與家人同住,也盡量事先溝通自己的上班時間規畫,避免不必要的打擾,相反地,也要正視下班時間,別造成其他同居者的困擾,甚至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

編輯悄悄話:區分工作 / 上班時間跟休息 / 下班時間的界線,可以降低拖延症發生,避免總是在不對的時間做事所致的惡性循環。

3. 匯整工作日報表

image4
圖片來源:Pinterest

同上,在公司時我們需要每天定時和主管回報工作進度,在家一樣需要條列每天的工作事項,就算上司沒有要求,自己最好也這麼做。原因在於明確的任務清單,能幫助在事前先清楚安排一天工作內容的分配比重,也在能在事後提醒自己還有哪些沒完成的事項,需要盡快補齊。

然而人總是有惰性的,因此在訂定計畫時記得留一些彈性,設定比較容易完成的目標,在一開始制定稍微寬鬆標準,總比全部都沒做到的好!

4. 挑戰番茄工作法

image1
圖片來源:Pinterest

最後是訓練自己專注工作的好方法──番茄工作法,這是一種運用時間管理而衍生出的方法,操作規則很簡單,首先決定好想完成的目標,接著設定一段時間的倒數計時器,通常為 25 分鐘,不過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微幅調整,待鈴響後小休息 3-5 分鐘,重複 4 個循環後,再休息 15-30 分鐘比較長的休息,一整天累積無數個循環後,會發現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卻不會像埋頭兩三個小時那樣疲憊。〈延伸閱讀:Podcast 推薦清單:收聽這 3 個自我成長的學習頻道,善用零碎時間汲取所需的知識〉

編輯覺得某種程度來看,番茄工作法就像是在跑馬拉松長跑時的配速,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氣衝刺,但累積起來會是很長遠的成就!如果說就連專注 25 分鐘,對你來說就很有挑戰的話,那或許可以試著增加一些小獎賞,鼓勵自己每多完成幾個循環,就能……,提高意願的誘因。

image6
圖片來源:Pinterest

整理完通篇下來,其實核心重點就是要訓練自律的能力,建立起一套無形的規範,讓自己不要賴床、心情不好就不想工作等等耍廢。〈在處理正事上,一定要記得真的不要對自己太寬容阿!〉

雖然說初期可能需要一些適應時間,不過仔細想想,就某些層面來看,不需要忍受其他部門的喧鬧、主管臨時吩咐的雜事或是形式上的會議打斷工作節奏,還可以一秒下班,省去通勤時間直接下班就地休息,轉個念頭思考,在家遠距工作好像也還不賴呢!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Emily Peng

Emily Peng

偶爾悲傷,盡量善良,做一個臨淵羨魚的人,讓內心湧起的浪花成為推動的力量,相信隨著時間的疊加,終會拼湊出生活的形狀!

相關文章

田馥甄 X 許光漢《一日》:溫柔唱出踏實感動,日子總會有明亮的時候
自我覺察

田馥甄 X 許光漢《一日》:溫柔唱出踏實感動,日子總會有明亮的時候

...

by Jenny Chou
2023-09-06
「因為長得不好看,所以沒有人會喜歡自己。」那些容貌焦慮的過去
自我覺察

「因為長得不好看,所以沒有人會喜歡自己。」那些容貌焦慮的過去

...

by 貓心—龔佑霖
2023-08-21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樂生活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by 風傳媒
2023-09-28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Going Green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by ichiro Chen
2023-09-28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書籍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by Conan
2023-09-27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影評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by Albert Wang
2023-09-27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