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街友不工作?台北一級戰區饒河夜市裡,一家賣炸雞、飲料、書本跟木工小物的小攤商「浪人食堂」於 4 月初熱鬧開張,乍看之下與其他攤位無異,卻承載滿滿故事──擁有台大博士學歷的創辦者余思賢,在此地經歷人生第一次擺夜市的各種成長,而原先居無定所的街友藍波、阿美、徐大,則在此地找回滿滿生活能量。
年過 60 的徐大是浪人食堂的王牌銷售員,在夜市賣書不容易,徐大卻曾經創下一夜破 6000 元的記錄。採訪這一天,每每有客人靠近,徐大都很自然地搭話、介紹商品、成功賣出去,採訪徐大的 30 分鐘裡老闆余思賢換手顧攤,卻是業績掛蛋,對此余思賢大笑:「徐大真的很厲害,你看我顧這麼久沒賣出半個!」 (延伸閱讀:「遇見街貓」翻轉人生!他從流浪漢變暢銷作家)

如今在饒河夜市大展身手的徐大,在漫長無家過程裡也曾想放棄、想一死百了,但他也說:「但是不行,一些任務沒完成……」徐大還有很多夢,他想存錢找個可以安心睡覺的家、5 月份要巡迴校園演講、接下來還想出書,他說:「做人就是要拚,不要讓人家笑!」
據《遊民問題調查》報告,被誤以為「不工作」的街友,其實 7 成都有工作,只是平均月薪不超過 6000 元,而在浪人食堂,一群各有專長的街友們努力工作圓夢同時,也透過自身存在向大眾傳遞他們人生與夢想。背負「骯髒懶惰」污名的街友們,背後皆是滿滿故事,超乎大眾想像地認真生活著。
街友當夜市店員潛能爆發 一日衝破平均業績:我也不知道怎麼賣的!
「我們平常都會看到街友,但我們經過公園的時候,大部份的街友白天都去工作了,大部份人都不知道,所以以為街友不工作……他們以為街友都是髒的,所以不髒的,他們不會以為是街友,他們經過就是冷眼看待,然後迴避、不斷強化自己的刻板印象……」
談起為何創辦浪人食堂,長年做研究、辦講座的慕哲人社理事長余思賢說目標有二,第一是給街友們一份穩定的工作、讓他們可以存到錢租房子,第二就是破除污名,讓世人看見街友真正的樣貌,打破過去偏見。
人們面對街友時常選擇閃避、或同情地投下零錢與食物就匆匆離去,很少人會想與街友搭話,但近年民間團體推動街友當導覽員、街頭銷售員、或舉行「真人圖書館」演講,也慢慢讓更多人認識街友。直接在夜市創設攤位讓街友擔任店員或許是首例,而這場夜市人生首戰,浪人食堂的街友、志工們打得漂亮。

浪人食堂的街友店員們,人人擅長項目不同,阿美姐負責調飲料、打冰沙,從果汁機舀出新鮮果泥與碎冰調成的清涼,架勢十足;原本在航空公司修飛機、遭解雇後和老婆與女兒陷入困境的藍波,一雙巧手擅長木工,攤位上的木作商品賣得特別好;至於徐大,則是擅長賣以前賣過的「人生百味」有機水果乾、拿著《街頭生存指南》說自己在書中的故事,還會替人簽名。

採訪這一天的晚上 11 點多,年過 60 的徐大直嚷很累,說隔天早上 5 點有份清潔工作、再隔一天還要替朋友出陣頭,徐大現在借住宮廟裡,白天時常精神不好但仍身兼好幾份工作,搬貨、抬棺材、出陣頭、清潔街道樣樣來,在每日營收平均 4–5000 的浪人食堂,徐大曾一個人做出近 7000 的業績,他一臉平淡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賣的」,但也自豪說:「做個街友,不要讓人家看扁!」(延伸閱讀:7年級的她被客人怒嗆,仍無悔打造最美路邊攤)
「雖然你看我是街友,但我一點都不可怕」藏在千萬街角的真實人生
徐大原先住在台北車站附近,多年前認識社會企業人生百味的創辦人,開始在街上賣水果乾,現在則搬到宮廟附近。人們對街友有「不愛洗澡」的刻板印象,但《街頭生存指南》一書寫到,洗澡是徐大的堅持:「我們要跟人家賣東西,就是要保持乾淨啊!」徐大從不避談自己是街友,向客人自我介紹時也會說:「雖然你看我是街友,但我一點都不可怕!」

街友當然一點都不可怕,而且遠遠超乎大眾想像地認真過生活。徐大有自己一套人生哲學,時常認真教誨與他對話的年輕人們,他最自豪的是自己什麼工作都做過,也揶揄一些他認識的年輕朋友「雖然書讀很高,但他們的社會經驗不會比我多」,也說「做人最重要,但不管你人做得好壞,都會有人批評」,雖然採訪之初徐大說很累了,話題一開,仍是滔滔不絕。
看似樂觀的徐大,其實也想過要放棄,無意間聊起家人時,徐大臉色凝重起來:「我老婆離婚到現在,我要跟我家裡的人團聚都沒辦法,我要叫我大女兒來找我,以前小女兒都還有見面,大女兒至少超過 10 幾年沒見面了,我眼睛閉上還能見到……有時候會想說乾脆來自殺,有陣子想說乾脆一死百了……」
「但是不行,一些任務沒完成。」徐大說。問徐大,來夜市工作開心嗎?徐大回:「有工作都很開心,只怕沒工作!我什麼工作我都做了,我真的很感謝這些年輕人……」

「做人就是要拚,不要讓人家笑」活到老學到老、召集寫作班 下一步是出書
徐大對每個機會都是深深感謝,並這樣看待浪人食堂:「慕哲人社弄這個,給街友一個釣竿、讓他們能釣魚,我感覺他們很好!」余思賢則分享,徐大在浪人籌辦過程就相當積極,曾指出攤位燈不夠亮、價目表白底黑字「不吉利」等問題,生意不好時會叫老闆快去拜土地公,還會研究拜哪一間比較好,徐大哥珍惜每一份工作機會,對於浪人食堂這個地方更是盡心維護。
身為王牌銷售員的徐大,也還是會碰上一些瓶頸,例如之前有兩名外國遊客想看看著色本,徐大不會英語,趕緊拉台大博士余思賢來救援:「我是不會講那個,前幾天還賣到兩個外國人的著色本,我不會翻譯,我就叫他(余思賢)翻譯,這邊如果有一個人翻譯的話外國人生意會很多,我們就是不懂。」
余思賢也說,因為沒有家、沒有車,街友介紹一些商品確實會有困難:「例如香氛片可以放衣櫥、可以放車上,我們很容易想像,但無家者沒有車、沒有衣櫥,這種生活對他們來說是遙遠的,他會不容易去介紹我們的商品……之前我們也沒想過這件事,玉蘭花可以拿來拜拜,但沒有人拿香氛片來拜拜。」

儘管困難很多,徐大依然樂觀:「人在這世界上活到老要學到老,什麼都要學真的!」徐大說,自己過去沒讀什麼書、寫起文章來錯字一堆,但他對說故事有興趣,一篇篇文章慢慢寫,例如浪人食堂開幕第一天,他收攤趕不上捷運末班車、和志工一起走了 3 小時的路到善導寺,他把這段經歷寫下來。
如今,徐大成了人生百味的寫作班召集人,打算在這兩年出書,5 月份還有好幾場演講等著他,年過 60,卻仍帶著滿滿衝勁:「我現在 60 幾還在拚,沒辦法,做個街友不要讓人家看扁,這就是無家者的心聲!做人就是要拚,不要讓人家笑!」(延伸閱讀:你也得了「日常慣性炎」?按下人生「重新整理」鍵的掌控權就在你手裡!)
夜市看見街友真實樣貌
浪人食堂從 4 月 1 日開張至今,徐大的工作心得是:「有的人看到街友會一個眼睛看待,有的人不會,我今天能在這邊認識一些客人,去了解一些人的心態、人客的心態,也是一種經驗……」
一路讀到博士、向來埋首學術圈的余思賢,在浪人食堂第一次捲起袖子當夜市老闆,向來被社會排斥的無家者,也在夜市體會人情冷暖、有了與社會對話的契機。余思賢說,有些員工特別珍惜可以跟人互動的緣份:「他在意的是可以跟人平等互動,很自在……每個人珍惜的東西不一樣,但這裡發生的事,會讓他產生一些能量投入、會改變。」
台大博士、一群關心社會的年輕人、街友,在浪人食堂成為命運共同體,他們希望這小店舖能持續地經營下去,持續創造許多回憶。而看著這樣一群人認真生活的模樣,誰又能輕易地在尚未了解、尚未對話的情況下,恣意將「懶散骯髒」的標籤黏貼於街友身上呢?(延伸閱讀:被諷為「世界最醜女人」,她:我翻轉負面語言,讓生命更美好!)

Info│浪人食堂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105號(松山教會前)
營業時間:夜間5時至11時
主圖來源:陳啟昌攝影、慕哲人社提供
文:謝孟穎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風傳媒(原標題:「做個街友,不要讓人家看扁!」60歲街友成夜市最強銷售員 下一步是出書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