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迷人的地方,在於不管是新成屋、老宅,或者透天、公寓,即使是平淡無奇的外觀,透過精心縝密的規劃,就能創造出「別有洞天」的空間,而幕後的重要推手,正是室內設計師。
曾經旅紐澳 20 年,汲取東西文化以及室內設計精隨的樂禾設計共同創辦人林欣璇 Linda,認為真正好的設計,並不是局限於所謂的風格、架構,而是針對業主本身的品味和生活需求,客製化的「專屬住宅」。
旅居海外近 20 年:一顆小螺絲釘的淬煉之路

自高中開始,Linda 先後在紐西蘭、澳洲就讀高中、大學,對西方文化的風土民情、居住習慣皆有一定的了解。從奧克蘭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畢業後,Linda 便開始累積在澳洲的工作履歷,從基層的設計助理做起,再慢慢轉為專業的室內設計師。

回憶剛出社會那幾年,Linda 形容自己就像一張白紙,曾經在環境艱難的室內裝修兼木作工廠每天工作 12 小時、也曾經在沒有 Google Map 的情況下用一本澳洲全境地圖開車到處找建材,讓她逐漸理解要成為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必須學習、了解的專業是十分廣泛的。而後,Linda 順利進入大型建築事務所,參與過學校、醫院、商場等空間設計規劃,期間認識許多品牌、打開眼界;雖然工作待遇不錯、也算穩定,但久了難免覺得難以發揮所長,便有了想回台灣發展的念頭。(延伸閱讀:靠 4 萬元創業基金逐夢!香港服裝設計師 Aries 倔強做自我品牌,成為時尚潮牌代表)
2014 年,Linda 夫婦發現台灣的室內設計正在蛻變、進步,趁著有動力的時候,毅然決然回來創立了兩人的夢想平台──爾聲空間設計。
為夢想回台創業,「過關斬將」一一來臨的挑戰

Linda 坦言,回台灣後除了要面臨人脈重建的考驗外,還得適應東西方業主對「設計師」的不同標準。舉例來說,由於澳洲人很重視生活,對於空間的設計是非常尊重設計師的,但東方人因為個性拘謹,從設計草圖、家具挑選到風水位置等都較有自身的想法,雙重的壓力下,夫妻倆常常需要告訴自己不要忘記回來台灣創業的初衷。
不過,樂觀的 Linda 仍然抱持著「既然回來了,就要努力做到最好」的信仰,一點一滴的經營,累積品牌的高度。她覺得創業後,好像在「過關斬將」,沒有人脈便土法煉鋼、以最真誠的心對待每一位諮詢者, 同時也藉由已完成的案例作曝光,吸引到有共鳴的業主;國情不同便一一溝通、補足缺點,慢慢提升了知名度以及業主對品牌的信心。(延伸閱讀:理想的生活由自己創造!水泥藝術設計師伊玲萱創立「泥在」,透過療癒水泥盆器為世界注入溫暖)
將藝術、自然融入設計,完成客戶理想中的家

雖然 Linda 和先生兩人都是建築師,主攻住宅設計和商業空間設計,不過還是有各自的工作分配。像前端對外的設計圖擬定、溝通、定案是由 Linda 負責,對建築工程懷抱興趣的先生,則包辦後續的報價、工程監督等職責,兩人各司其職、認真負責的情況下,令業主能感受到他們的用心。
此外,Linda 也將在澳洲學習到的專業技巧,一併帶入台灣的作品中。強調陽光、自然、簡約,善用自然光源、格局動線作為基礎考量,並深入了解案主的生活需求,客製化每個專屬的空間設計,打造獨一無二且兼具藝術與美學的「混搭風」。
室內設計界的 LVMH ── 樂禾集團

兩年前,Linda 經由設計協會,認識了懷特、璞沃、禾禾 3 個品牌設計師,發覺 4 間公司的理念非常一致,決定先以合作的方式開始,互相學習、支援,近期更共同創立了新品牌── 樂禾集團LabFun。
樂禾 LabFun 計畫由「設計」開始發酵,有點類似 LVMH 旗下有許多精品品牌,雙方可運用資源,創造出更高價值的概念。保留旗下公司與生俱來的特質,開放並多元發展與日常有關的活動與議題,同時也不設限任何領域,無論何種風格、形式皆能執行。「我們賦予彼此莫忘初衷的熱忱,崇尚生活享受、善用專業,也積極持續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Linda 興奮地說道,期待著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延伸閱讀: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她們創立《走走家具》品牌,重新奠定人和家具間的情感溫度)
不論是旅澳時期、創業時期,甚至到現今的品牌整合時期,都可看出 Linda 身為一位建築與室內設計師的熱忱。她笑說,每回遇到困難時,總會想起小時候那個躲在房間不停佈置的小女孩,某部份來說,那時的舉動或許就是她對設計如此堅持的關鍵種子呢!
主圖來源:爾聲空間設計粉專
部分圖片提供: 樂禾設計 lab fun 粉專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