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寒流一來,起床就更加困難,畢竟離開暖呼呼的棉被是多麼艱辛的一件事,就算好不容易起來了,一想到要出門就覺得痛苦萬分。其實,不管是出門或是待在家裡,做好身體保暖是很重要的,不能因為一時疏忽而著涼,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保暖方式吧!
1. 善用保暖小物

天冷的時候出門,有的人會選擇「洋蔥式穿法」,來因應室內、室外不同的環境溫度,也有些人不想穿太多,而選擇較為簡便的「粟米式穿法」,裡面穿一件發熱衣,再搭配一件厚重且保暖防風的外套就夠了。身體暖和了,也要注意頭部、耳朵、脖子、手等部位,可以運用一些小物來保暖,像是一條寬圍巾就有多種功用,它能包覆耳朵和脖子來保暖,更能幫臉部防風;還有暖暖包也很好用,隔著衣物貼在頸後部、肩胛骨和肚臍下方,感到暖和後,就要拿起來,以防灼傷。此外,也可以依個人需求,透過手套、耳罩、毛帽、口罩等來防風保暖。〈延伸閱讀:發熱衣真的有效嗎?皮膚科醫師俞佑分享「保暖蓄熱」原理,許你一個溫暖的冬季〉
2.手腳冰冷的保暖法

很多人都有手腳冰冷的困擾,尤其是到了冬天或是天氣寒冷時更是令人難以忍受,甚至因為腳過於冰涼而無法好好睡一覺。手腳冰冷大多是血液循環不好所造成,當感覺到涼意,要避免赤腳接觸地面,可穿拖鞋、厚襪保護,或是鋪上地毯,防止寒氣從腳底入侵。
此外,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可進行泡腳來促進血液循環,保暖之餘,更能幫助入眠,泡腳的水溫大約為 40℃,水位要超過腳踝,泡個 20 到 30 分鐘就好,結束後擦乾水分的同時,也可以順便按摩腳底,能讓身體更加溫暖。〈延伸閱讀:寒流非得穿得「圓滾滾」?直擊冬季 4 個禦寒關鍵,提升血液循環、手腳不再冰冷〉
3. 運用三明治蓋被法

明明拿了好幾條被子,卻怎麼蓋還是覺得不暖和?其實被子不是多就好,要用對方式才能達到保暖效果,有新聞節目曾介紹過「三明治蓋被法」,它的步驟是,先在床上鋪上一件毛毯,防止身體熱能流失,然後在身上蓋棉被,最後在棉被上再疊一件薄毛毯,把熱能包覆住,就能達到更好的保暖效果。〈延伸閱讀:改善冬天手腳冰冷:日本女性流行用「溫活」,讓妳簡單輕鬆做就能暖暖過冬〉
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透過運動不但能燃燒卡路里,促進新陳代謝,還能訓練肌肉,保暖的同時,更能維持健康。還有適量攝取溫熱性的食物,像是蔥、薑、蒜、辣椒、咖哩等都有助身體發熱,但也不可過量食用,以免傷胃。
主圖來源:pexels@Brigitte Tohm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