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放棄、有著三分鐘熱度的性格嗎?每次看到別人分享了什麼,都會瞬間被刺激到、或是突然對一件新事物感到好奇而產生熱情,像是新年我們也會給自己立下大志,宣誓說:「想要瘦下十公斤」、「不再當夜貓子」、「想要半年提升外語能力」…等。多年過去了,妳達成了多少呢?是否又再次悔恨自己沒有好好執行下去,想擺脫三分鐘熱度的壞習慣!
其實三分鐘熱度的起點可能是好的,可以是誘發妳發現新的興趣愛好的起因,但是執行過程的關鍵點就在於「習慣」與「自律」的養成。若好好掌握好方法,就能更接近設定的目標,反之,如果還是照以往的方式進行,那麼還是會再次陷入三分鐘熱度的無限循環之中。所以這裡有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妳成為持之以恆、有耐心的人的秘訣:
1. 從堅持完成一件小事開始執行

首先,從開始一個容易養成習慣的簡單目標開始,並且試著更具體的量化目標,原因在於當突然有大的變化出現時,人的大腦通常會先傾向抵抗突如其來的變化,但是若是從較小的改變開始、並以不要讓自己感到有負擔的方式進行的話,妳的潛意識就不會認為這是一件苦差事,也比較容易去接受、久了就能習慣。
例如:每天都要早起 ➔ 具體量化為「每天比平時早起 10 分鐘;每天學 3 小時英文 ➔ 具體量化為「每天熟記 15 個英文單字」。以小單位的執行量來確保妳真的能全心專注並且減輕達成目標的壓力。
如此一來,就算每天看似只有 1% 的小進步,但是日積月累之下的好習慣就可以提升妳的效率、改善健康…等。因為很多人往往容易立下大志之後,就靠一股衝勁和熱血去進行,但是訂下的目標範圍太過粗略,對於具體要做什麼卻無法明確決定,這樣很容易最後因為受挫以及個人意志力薄弱而讓妳的熱情與行動歸零。〈延伸閱讀:人生沒有目標?動不動就放棄?重啟你的內在指南針〉
2. 不過分追求完美,持之以恆才是關鍵
因為太過追求完美,覺得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最頂尖的程度才算成功,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設定了更高的達成門檻。但是久了又感受到離自己設定的目標值怎麼還差了好遠、很難實現,反而感到力不從心。在缺乏成就感與樂趣的情況下,逐漸失去了信心與耐心,最後就導致妳無法繼續下去直接放棄、荒廢或無視,浪費了妳之前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延伸閱讀:「成就,是由一次次目標的達成累積而成」:設立工作上欲達成的目標,賦予努力系統化的意義〉
3. 與周圍的人宣示妳的目標

比起在心裡秘密立下大志,何不與周遭的親友宣誓妳的目標呢?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想偷懶的時候,想著反正這只是我自己心裡下的一個目標,也沒人知道,這時很容易開始怠惰。
若妳讓身邊的人知道了妳的目標與想法,會產生出一種必須去做的使命感,可以保持妳持續下去的動力。另外,也可以找尋能和妳一起執行的朋友試試看,有了和妳相同目標的同伴一起進行,就能彼此監督與激勵,過程中也會更加快樂,也更容易養成習慣。
4.將妳所做的努力都記錄下來轉化為可視化的成果

如果已經開始執行,請記得將妳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記錄下來,記錄的形式可以是簡單的標記在日曆上、寫日記、做成書面、也可以是每天上傳 PO 文、照片至社群平台,又或是將成果化為數字與圖表…等,妳所記錄的每一筆都將轉換成為達成目標的養分。
像是想要節食減重的人一定會想開始拍下節食前、過程中以及達成目標後自己身材變化的照片,透過最直覺的方式看到自己在慢慢改變的成效,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驅使自己堅持前進的手段一之。此外,在妳執行的途中開始想要怠惰或是放棄時,可以回顧自己所記下來的成果與成長狀況,妳就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並且帶來繼續的新的動力。〈延伸閱讀:任何目標都應該要有「Deadline」!各種拖延、藉口,只會讓夢想越來越遠!〉
一旦可以持之以恆地成功達成第一個目標開始,就會有信心與動力去接著進行,也會感覺培養成習慣變得越來越容易。另外,執行的過程也不是靠逼迫自己去辛苦做好、應該是培養妳自己在執行當中能感受到樂趣、有所成就感的目標,就能漸漸地改善妳的三分鐘熱度。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