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拜託不要打給我!「電話恐懼症」成現代文明病,這五個特徵你中了嗎?

by Bella
2023-10-16

現代科技的發達和網際網路的便捷,讓我們不論身在何處都能相互聯絡、取得聯繫,然而,習慣躲在螢幕背後的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得了一種「現代文明病」,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電話恐懼症」,你也會聽到電話響起就會感到莫名的緊張嗎?會認為傳訊息才更能掌握回覆的節奏嗎?那要怎麼做才能克服電話恐懼症呢?快跟編輯一起來看看吧!

你有「電話恐懼症」嗎?

圖片來源:Pexels @Pixabay

電話恐懼症類似於一種社交焦慮,卻又與社交焦慮有所不同,大部分自認為擁有電話恐懼症的人們,他們表示自己對社交場合時並不會感到恐懼,在與人面對面交談時也能正常對話和交流,然而,不知為何,在面對電話響起時、與對方通話時就會感到有些緊張,更希望能透過訊息來溝通。你認為自己也有電話恐懼症嗎?以下是幾個在電話恐懼症中常見的症狀,你中了幾點?

一、手機經常開靜音,對於熟人的未接來電會用訊息回覆、陌生電話則是不會回覆

二、聽到手機鈴聲就像聽到報警器,會感到心慌和焦慮

三、不願意主動打電話給陌生人,對此感到很抗拒

四、使用簡訊、郵件等文字方式交流時焦慮症狀幾乎消失,甚至與人面對面交談的情況都好過在電話中的交流。

五、在電話中持續高度緊張,並對電話交流中的沉默感到恐懼。

打電話為什麼會讓人緊張?

圖片來源:Pexels @Antoni Shkraba

那為什麼我們只會對電話產生莫名的抗拒呢?相比於簡訊、郵件、線上聊天軟體,電話是一個即時性較強的交流方式。

當我們收到傳訊息的時候,在可以事先得知對方訊息內容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思考並決定編輯的內容,回覆的態度和時間間隔,而在通電話時,我們則需要在短時間內組織語言、確立自己的想法,並利用適當的態度和語氣給予回應,然而,如果這時遇到難以及時回應的問題,就可能會陷入尷尬的沈默中,因此,電話會大大增加人們因情緒激動說錯話的機率,或是缺乏足夠的時間去冷靜思考而衝動做的決定。

你是電話派還是訊息派?

圖片來源:Pexels @cottonbro studio

當然,不論是哪種交流方式都有其優缺點,電話除了能更直接、迅速的表達,還能在我們身提多物、無法騰出手來打訊息時,提供一個更便利的聯繫方式,在工作方面,許多人也認爲直接講電話才能最快、最有效率的溝通,而訊息則是能更仔細、明確的表達,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在匆忙掛斷電話後,再接著用訊息補充說明,在感情方面,也有人認為談戀愛、相互曖昧時,更適合傳訊息,除了能添加兩人之間的神秘感和距離感,等待回應的過程也是戀人之間的一種甜蜜。〈延伸閱讀:「自我慈悲」是什麼?對自己說聲:「這真的不容易。」並好好放過自己〉

已經成為一種現代文明病

圖片來源:Pexels @Andrea Piacquadio

事實上,擁有電話恐懼症的人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多,英國心理學家就曾調查過 250 萬個英國人中,有 10%~15% 的人患有「電話焦慮」,也就是程度較不嚴重的電話恐懼症,他們雖然對於使用電話這件事感到焦慮,但不至於出現恐慌症,而其中居然有高達 2.5% 的人有「電話恐懼症」,對他們來說,光是電話鈴聲想起就會讓患者產生一連串的焦慮,事實證明,這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現代文明病」了。〈延伸閱讀:你所不知的微笑憂鬱|當事者與傾聽者溫柔對談:跌倒後重拾愛自己的力量〉

兩種方法教輕鬆克服

1. 認知行為治療法

圖片來源:Pexels @Andrea Piacquadio

面對電話恐懼症,有精神科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利用兩種心理療法來進行改善,分別是「認知行為治療法」和「暴露療法」。「認知行為治療法」是藉由改變個人想法來影響自身行為表現,這個過程也被稱為「重建認知」,舉例來說,面對電話裡面可能會出現的短暫沈默,我們要了解這是人與人之間在溝通時很常見的狀態,它不尷尬也並非是一件壞事,因為沉默也正說明了我們很重視對方的問題,希望能仔細思考後再給予明確的回覆。〈延伸閱讀:「因為長得不好看,所以沒有人會喜歡自己。」那些容貌焦慮的過去〉

2. 暴露療法

圖片來源:Pexels @Andrea Piacquadio

如果說「認知行為治療法」是透過在心裡方面的改變來得到改善,那「暴露療法」就是利用行為方面的反覆練習去緩解恐懼,我們試把打電話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從打電話給熟悉的餐廳訂位、訂餐開始,階梯式的逐步練習,在這過程中,不僅能改善我們對打電話和接電話的恐慌,同時也能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反應能力與社交技巧喔!

 

主圖來源:Pexels @Jessica Lewis

本文內容由 Bella儂儂 授權提供

相關

Bella

Bella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是你最信任的夥伴,看見都會女性擁有的各種樣貌,成熟,自信,追求夢想,信仰女性具有豐富的內在涵養與勇敢的自信光彩,懂你的品味格調,無需汲營他他人眼光。Bella 鼓勵你成為你自己,擁有最真實的信念,你就是美好事物的解答。

相關文章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心理毛邊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2-01
別說「你想太多了」!面對焦慮症者,陪伴與傾聽更勝冠冕堂皇的道理
心理毛邊

別說「你想太多了」!面對焦慮症者,陪伴與傾聽更勝冠冕堂皇的道理

...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1-27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心理毛邊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心理毛邊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2-01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穿搭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by Bella
2023-12-01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旅遊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by Flora Lin
2023-12-01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影評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30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