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房地產文案,很多人可能第一印象是充滿生硬枯燥的專有名詞,但擁有房地產十年經驗的她,卻能用「理性與感性」,將艱澀難懂的建案文章,包裝成帶有「溫度」的報導。
電視台記者出身,現任地產企劃經理及地產資深編輯的 Minting,過去菜鳥時期也曾被電視台主管當面指責連「實習生都不如」,如今她已出版了居家裝潢美學暢銷書《我家就是咖啡館》,也是人氣地產部落格版主。今天女子學邀請她來和我們分享,一路以來的職場奮鬥史。
Q:Minting 擁有十年房地產豐富經驗,當初怎麼開始進入這一塊領域呢?
A:我大學時是先到《蘋果日報》實習打工,接著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非凡電視台》當文字記者,採訪、追新聞、寫稿、過音,常常得輪班到凌晨一兩點,高壓的工作環境雖然辛苦,但卻為日後工作打下深厚基礎。後來回到《蘋果日報》擔任房地產企劃一職,包括向客戶提案、行銷企劃、建案採訪撰文、採訪建商大老闆都是一條龍搞定,現在擔任房地產企劃經理、資深編輯數職。

其實剛開始有點排斥,因為我對房地產是完全陌生,只覺得這個產業好硬,連公設比、雨遮、得房率、大公小公、權狀面積是什麼都不知道。後來慢慢接觸之後,發現房地產這個產業真的很有趣,除了包含專業知識、空間美學設計外,它更是一個充滿「溫度」的產業,雖然看似硬梆梆,但結合了「理性與感性」層面。
因為我自己其實是一個兼具理性與感性的人,像在撰寫建案文章的過程中,會用理性的角度為讀者帶來最新、最快的房市資訊,再透過感性、有溫度的文字包裝,把建築風格、空間裝潢、居家布置各種資訊傳遞給讀者。而且這個行業橫跨不同領域的專家,在將近十年的職場生涯中,認識了建商、代銷、房地產企劃文案、建築師、設計師、家具建材商等,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專業的知識,也結交了不少的好朋友。

Q:當初決定和好友 Sam 出版著作《我家就是咖啡館》的動機是什麼?
A:當初的動機是,因為每天工作相當忙碌,幾乎沒什麼嗜好,唯一的興趣就是拿著一本書,在咖啡館待上一整天。這幾年下來,我們走遍全台各大特色咖啡廳,看過不同類型的裝潢風格,從現代風、復古風、北歐風到鄉村風都有,當時就想說,與其三不五時跑咖啡館,還不如把家打造成自己喜歡的風格。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紙張還是有它的溫度,這幾年因為數位化的衝擊,平面媒體變得越來越式微,但我仍舊深信,紙本有數位無可取代的閱讀價值,我喜歡看一篇文章,除了有精彩的文案外,也有美編設計排版的想法,這是數位平台無可取代,帶來豐富及全面的閱讀體驗。
Q:除了出書之外,妳還有經營一個部落格?
A:對,我和一起出書的好友 Sam共同經營,她是好同事也是事業上的好夥伴,我們從去年開始經營《地產秘密客》,堪稱是全台唯一!這是一個談論關於裝潢設計及房地產的專業部落格,而且地產文案在業界少之又少,有它絕對的獨特性。踏入房地產至今已經快十年,我看過上千間建案樣品屋,從一戶 500 萬到十億的案子都有看過,我們認為,既然要做部落格,就要「獨一無二」,現在談美食和旅遊領域的人實在太多,但是能分享房地產專業知識,又能結合裝潢設計、建築美學的部落格,全台應該只有我們。

透過《地產秘密客》部落格,希望帶大家走訪最新的一手建案資訊,可能很多建案都還沒開賣,我們可以比別人更搶先一步看到建築規劃。另外內容還結合了海外地產、居家裝潢及特色餐廳,讓整個部落格更具可看性。其實從出書到經營部落格,我們締造了很多成績:出版的著作曾榮登誠品、金石堂暢銷書籍、部落格短短開站一年,就創造超過 30 萬人次,我們深信:既然要做,就要與眾不同!
Q:那看過這麼多,妳自己最喜歡的居家風格是什麼類型?
A:我喜歡無印良品風格,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裝飾,主要以清新的設計,搭配溫潤的木作,帶出整體居家的舒適氛圍。

Q:出國旅遊時也會特別注意當地的裝潢嗎?有觀察到什麼特色?
A:會耶!我現在出國都會特別找一些美學建築或特色咖啡館,職業病實在很嚴重,像我有幾趟去新加坡,就特別朝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學中心」,它是英倫鬼才建築師「海澤維克」的首件建築作品。我覺得新加坡是國際建築的指標,喜歡建築設計的人,都會去新加坡朝聖。
Q:妳覺得自己做過最勇敢的事是什麼?
A:我覺得應該是改變自己,從電視台記者到房地產企劃,其實每天都要接觸不同領域的人,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以前的我總是很害羞,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其實踏入這些領域,是想挑戰自己,把心打開,逼自己接觸人群,與人相處互動。

「每一次挫折,都是經驗的養成」,以前班上功課總是吊車尾,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想透過工作累積經驗,讓腦袋不再空洞,所以工作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個性的大逆襲!我想說的是,學歷真的不代表妳的全部,但歷練足以改變一個人,勇於嘗試、哪怕失敗幾次,都沒有關係,記得有空多去旅遊,你會發掘到不一樣的自己。
照片提供:Minting/《我家就是咖啡館》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