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Netflix 出品,於 2018 年威尼斯影展的首映的《羅馬》,當年可說是得獎無數,在第 91 屆奧斯卡金像獎甚至奪得「最佳攝影」、「最佳外語片」及「最佳導演」諸多殊榮,是所有 Netflix 出品的電影中,享有最高藝術評價的作品。《羅馬》由曾執導《地心引力》、《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的艾方索柯朗擔任導演、編劇、剪輯,全片改編自導演童年的回憶,並由黑白的方式呈現。
《羅馬》片名所指的「羅馬」,係指墨西哥城中以小康家庭為主的羅馬區,並非是指義大利的羅馬。電影以七零年代的墨西哥為背景,講述女傭克萊奧(耶莉莎阿帕里西奧 飾),從一介身分卑微的弱勢女性,經歷時代的動盪與情感的受挫,不僅在人生的迷茫中變得堅強,亦步步走入了雇主索菲亞(莫瑞納戴塔維拉 飾)一家的心中,獲得了認同並真正成為家庭中的一員。
寧靜深長的鏡頭運用,是導演獻給回憶的一封情書

《羅馬》作為紀錄導演回憶的電影,場景與文化完美地還原在 135 分鐘的電影中;透過黑白的畫面,不僅打造出七零年代應有的時代感,更能將角色的情感用更為簡潔俐落地方式在電影呈現。艾導運用大量的橫搖、推軌與長鏡頭,避免過多零碎畫面的切換,更寬廣的視野將使觀眾不只是欣賞電影,更是切身觀察了那個時代。〈延伸閱讀:改變人心的關鍵是「勇氣」!《幸福綠皮書》:「跨出第一步才有機會消弭別人對你的偏見。」〉
電影一開始,以俯瞰的鏡頭拍攝正在清洗車道的克萊奧,作為家中地位低下的女傭,克萊奧並不奢求獲得女主人索菲亞的讚賞,反而更常遭受索菲亞的責罵。情場上,誤認自己遇上值得託付的真愛,不料對方僅把克萊奧當作一時洩慾的對象,知悉她懷孕後便立即銷聲匿跡,不願承認這段期間發生的一切。〈延伸閱讀:《從前,有個好萊塢》:當夢想在現實中沉浮,獻給黃金年代的一封情書〉
極致的電影藝術,寓含時代悲劇人物的掙扎與成長

而作為雇主的索菲亞,深愛著事業有成的丈夫,以及家庭中的四位子女,卻迎來了丈夫的外遇與種種謊言。「不管他們怎麼說,我們女人都是一個人」撕心裂肺的索菲亞,體認到作為這時代的女人,不分貧富都難逃共同的命運,卻也在同時,索菲亞與克萊奧開始變得堅強、不再倚靠。若想在這世界活得清醒、獲得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愛自己必須比愛別人多。
《羅馬》能夠成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對於弱勢角色的塑造極為立體,且在虛構世界中呈現的真實,能夠引起觀眾的反饋與共鳴,舉如 19 年的《寄生上流》亦是如此。〈延伸閱讀:不只越看越餓!《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從日常菜色中的故事,演繹市井小民的人生哲學〉
電影的最後,以仰望的上搖鏡頭,一路由克萊奧延伸至天空,呼應電影最初的鏡頭,不僅意謂著電影中兩位女性心態的成長,亦象徵了時代女性掙扎後的新生。
主圖來源:《羅馬》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