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的可怕來自於它是個沉默的疾病,也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由於是骨質長期的流失,初期一般不太會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很容易被輕忽,常常是發生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就像我朋友母親的情況。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很久沒有外出用餐,隨著疫情穩定下來,想說就約朋友吃個飯、聚一聚,結果他說他沒有什麼心情,因為他的母親因不慎跌倒導致膝蓋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並進行長期的照護,聽到他帶著疲憊的聲音,我也失去了原本的興致,只希望朋友的母親能早日康復。
這也提醒我們要平時要多關注自身的健康,了解骨質疏鬆會帶來的潛在危險,最好是在年輕時就要存「骨本」,就像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說的:「在年輕時期能多增加 10% 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 13 年。」而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做什麼呢?
攝取足夠的鈣質

鈣的攝取量不足會影響骨質,一般來說,青少年一天需攝取 1,200 毫克,成年人 1,000 毫克,若是停經後的女性和65 歲以上男性則是 1,500 毫克。除服用鈣的補充品外,平時要多選擇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來添足,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深綠色蔬菜、黑芝麻及小魚乾等。〈延伸閱讀:巧克力牛奶 5 個隱藏優點:運動後喝不只能補充電解質,還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曬太陽和補充維生素 D

曬太陽可以讓人體產生維生素 D,幫助鈣質的吸收,一般建議在陽光不強烈的時間,像是早上十點前或下午兩點後,曬太陽 10 到 20 分鐘,但也要注意不要曬傷。如果因個人因素無法曬太陽,可以詢問醫師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 D,或也可以多吃含維生素 D 的食物,像沙丁魚、鮭魚、鮪魚、牛奶或其他奶製品等。〈延伸閱讀:燕麥奶能取代牛奶嗎?高敏敏營養師提醒:有「奶」並非含有鈣質,各種常見飲品類別一次分享〉
適量的運動

進行健走、慢跑、健身操、舉啞鈴操(雙手拿約 0.5~1 公斤的啞鈴)等運動,也可依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藉此增加肌力及關節柔軟度、身體協調性,減少跌倒和骨折的機率。〈延伸閱讀:在家也要動起來!勤做這 4 部居家運動影片,跟全身的贅肉瀟灑說 bye bye〉
戒除骨鬆危險因子

1.切勿抽煙與飲酒過量。抽菸會使體內維生素 D 的濃度降低,酒精可能對於造成骨質密度減少,這些都容易引發骨質疏鬆症。
2.平時要避免跌倒,若視力不好要配戴合適眼鏡,保持良好視力,並減少家中的障礙物,也不穿易滑的拖鞋。
3.定期追蹤骨密度,暸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就算骨質有疏鬆的情形,只要即時照護,也可以減緩骨質流失,並保持骨骼更加健康。
主圖來源:pexels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