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必須為自己的志向和發展下定義,為自己的熱情、才幹和興趣努力向前,而不是因他人的刻板印象,留在原地打轉。」──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矽谷,不只是科技業、創業的代名詞,也充滿天龍人的假掰。能夠支持如此龐大的產業,靠的除了源源不絕的創意,還需要知道如何珍惜羽毛,愛護員工。舉凡 Apple、Facebook、Google、Netflix 等矽谷成功企業,對員工的禮遇程度反倒成為另一種引領潮流的工作文化。
辦公室就是遊樂場
Google 被財富雜誌《Fortune》評鑑為「最值得為其效力的公司」,同時也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的夢想企業。我第一次踏進位於南灣區的 Google 旗艦園區,是拜老公C的表妹小潔所賜。小潔是位冰山美人,畢業於柏克萊大學,在 Google 擔任工程師。小潔在我和C好說歹說之下,同意帶永遠和矽谷科技業沾不上邊的兩個鄉巴佬來開眼界。(延伸閱讀:辦公室美到想打卡!全球最有影響力部落客 Chiara Ferragni 工作空間大公開)

大部分的辦公室通常都給人冷冰冰的印象,許多老闆連斑駁的牆壁都捨不得花錢翻新,秉持著能用就好的想法,Google 卻打破這個刻板印象,希望給予員工一個好玩有趣又舒適,最好讓你捨不得離開的工作環境,打著「就算不穿西裝,也可以認真做事」以及「工作該是具有挑戰性的,而挑戰性也該是好玩的」等工作名言,在 Google 辦公室,看不到紐約華爾街金融上班族的一身黑西裝,更多的是一身牛仔褲、T恤配拖鞋。員工的三餐、點心、想得到的各式飲料統統無限供應,辦公室裡設置撞球桌和大螢幕已不夠看,還裝上大型的室內溜滑梯;一整天盯著電腦看對眼睛不好,因此辦公園區內隨處可見躺椅或豆莢小床(Nap Pods)可午睡、小憩;戶外的花圃種滿薰衣草、薄荷葉等香草,員工邊做日光浴邊享受植物的包圍,有助於靈感啟發。

為了確保員工的身心健康,Google 也設置專屬按摩師及免費健身房、乒乓球桌、攀岩室、淋浴間等,甚至貼心到提供送洗衣物及理髮服務,並且全部免費。覺得園區太大的人也不用擔心,因為 Google 提供免費腳踏車,當消遣或交通工具都沒問題。
貼心大方的員工福利
小潔說,Google 的上班模式也相當彈性,少了上對下的管理,也沒有一個老闆馬屁拍到底的傳統企業模式。Google的團隊流動率相當大,給予員工二十%的時間,積極鼓勵員工到其他部門摸索嘗試,若因此產生濃厚興趣而離開原先的團隊也是常有的事。不過 Google 每年都在徵人,新的案子源源不絕的產出,而且毫無慢下來的跡象。(延伸閱讀:打造品牌辦公室,企業文化的最佳展現 | 周品均)

除了破六位數的工程師薪水,當然也不得不提 Google 體恤員工的好康,包括給媽媽十八週的產假、爸爸六週的陪產假;若員工過世,接下來的十年另一半可領取該員工一半的薪水;員工需要自我放逐或環遊世界時,也可以請三個月無薪假──如果你捨得離開的話。(延伸閱讀:最幸福國度!奧地利國定假日多,老闆還會勸員工休假去?)

我和老公C看得嘖嘖稱奇,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了行。在 Google 美其名是上班,某方面來說,更像來到大型成人遊樂園。難怪小潔說,許多在 Google 工作的人三餐都吃員工餐廳,休閒育樂也靠公司提供,人生在公司的時間遠遠超過待在家裡。
以上內容節錄自《美國人的真正生活:美國遊留學、工作、生活必看!從美東到美西,大城市小牙醫的私房觀察》
主圖來源:Flickr@Haldane Martin
作者簡介:
Dr. Phoebe,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分子生物學系學士、紐約大學(NYU)牙醫學系醫學士(DDS),美國牙醫學會會員。現為洛杉磯執業牙醫師、「換日線」專欄作家。
住了六年洛杉磯、 八年紐約、 一年舊金山南灣區,繞了美國一圈之後,目前定居於洛杉磯。小學畢業就來到美西的洛杉磯成為小留學生;因就讀研究所、工作而成為「紐約客」。從當留學生到邁入職場、嫁給ABC,深刻感受到龐大的美國、不同地區的有趣文化。
工作的壓力全靠旅行療癒,沒有飛的時候最喜歡做菜、烤甜點。真心認為全世界的料理都比不上臺灣美食,全世界的美景都不比轉角一定有間便利商店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