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使中醫學術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
對此,《女子學》特別邀請了常在鏡頭前出現的中醫師吳明珠,來與大家分享身體臟腑調養和各種養生之道的。見到她的第一眼,立即被那股「精氣十足」的氛圍所感染,看著她闊談人生經驗、中醫理論以及自身保養之道時,編輯心裡不斷想著:「想要健康,快樂是否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呢?」
Q:吳醫師從前為何會走上行醫之路?

我出身於草藥世家,從小會幫忙家裡清洗、曝曬藥材,常常與中藥「近距離」接觸,渾身散發著各種草藥的味道。不過,因家中還有四個弟妹,我母親對於女兒向來不太寄予厚望,不怎麼要求我讀書,反倒希望我早點出社會到工廠當女工,以後成家立業。
相較於母親,父親反而十分鼓勵我,他說「不分男女,只要能考到公立學校,就不必到工廠做工。」當時,聽說當護士的環境比工廠好,還能學得一技之長,我便努力考取當時的第一志願──省立護專(今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畢業後從護士熬到護理長,再次插班進入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又再考取中醫執照,而後為了持續精進自己便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專攻博士,一路過關斬將成就自我。(延伸閱讀:中醫師建議瘦身前須先判定冷、熱體質,才能事半功倍)
這一切的經歷好像從小就注定了一樣,像一條無形的繩子牽引著我走向中醫師的道路,原來早在當時,上天就替我安排好未來的道路。
Q:是否有讓妳印象中最深刻的病人?又帶給妳什麼樣的人生經驗?

20 多年的行醫經驗,帶給我深刻印象和啟發的病人實在太多了!比較特別的,應該是我從女性身上所看到的韌性和生命力。
記得有位約 40 歲的婦女,患者是重症肌無力的患者合併子宮頸閉鎖不全,所以前 2 胎都在12周前流產,尤其第二胎婦科已經做了子宮頸縫合手術還是從縫線處裂開流產,之後就遲遲無法得子。我為她開了一系列的中醫調養處方、針灸、藥湯等,每回她都乖乖回診、按時服藥,漸漸讓子宮、五臟六腑達到八成以上容易受孕的標準,終於在就醫的第 8 個月懷孕了。可是懷孕後因為子宮肌肉比較弱的緣故,又吃了安胎藥配合婦科臥床休息到妊娠32周。真的太辛苦了!最後總算順利生了一個兒子!產後一個月後媽媽帶這嬰兒到診間來感謝時,我真的超感動!

女性渴望有個健康的孩子,並懷胎 10 個月的能耐真的很偉大,不管中間受到多少辛苦,女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最後都把它完成了;再加上醫生和家人的鼓勵,她們更是勇敢且充滿信心,每回碰到這樣的病人,都讓我感到幫助我們女性朋友是我無上的光榮。(延伸閱讀:揭開女性落髮 4 大主因!髮質的好壞,原來跟肝腎有關?)
Q:年屆 60 仍然保養得宜,請分享妳的保養秘訣。

其實在忙碌的生活中,想要好好保養並不簡單。不過我每天一定會抓 30 分鐘運動,並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最少一定要睡滿 7 個小時,才能增加人體免疫力和皮膚的光澤度。
另外,我特愛泡湯的!舉凡台灣、日本大大小小的溫泉勝地我都去過,針對各種功效也都很好奇,抱著非常熱衷的心情。像夏天快到了,我建議大家其實可以到全省各地泡湯,比如北部的北投、陽明山等或者是搭配礁溪的冷泉,碳酸氫鈉的泉質(美人湯)更能提升皮膚的潤滑度。
而且,台灣的自然環境豐富,泡完湯也能順勢去附近健走,如宜蘭林美石磐步道、內灣老街、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陽明山竹子湖,不僅路程平緩,清新的負離子能將好的空氣帶入體內,為我們的身體來場自然的大掃除!
Q:有曾想過要退休嗎?未來還想做些什麼事呢?

由於兒子目前仍在讀大學,等他獨立一點後再來考慮退休。只是,醫學未來想必會越來越進步,對於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醫學知識,如果在這個時間點放棄,似乎有些可惜,所以我還是會不斷地鑽研新知識,多看相關的專業書籍,從更多涉略中增進醫術。
當然,世界之大學問之深。我也想趁著還能走的時候,到各地觀光旅遊,感受各國的風土民情,泡遍全世界的湯;有餘力的話,希望多學一些專長,如靜態的書法、動態的國標舞都十分有興趣,多學多動多健康,這些活動都能促進肌肉的律動與協調,即延緩老化的速度。
這樣看來,我就算退休了,大概也閒不下來吧!(延伸閱讀:【各行各業的她】旅遊作家.大學講師 歡歡:旅遊不是退休才能去,人生就要把握青春!)
Q:請說明行醫帶給妳的意義。

小時候在幫家中處理草藥時,其實覺得中醫很不科學,長大後真正接觸了才發現中醫學海之深,所有的道理都和天地萬物有關,只要順應著四季的變化好好調整,就能將身體調養好。
對我來說,只要決定了一個目標就會拼命勇往直前,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很努力!從進入醫界後每一個病人的診斷、處方的開立到近年來的學術研究,發現自己的邏輯早已在眾多的經驗中變得縝密,能夠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最好的規劃或判斷。
行醫可以說是我的興趣以及與生俱來的天賦,在這個知識爆炸的社會裡,渴望能盡微薄的力量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圖片提供:吳明珠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