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AI 將使我們失去工作?跟著矽谷先知掌握《未來地圖》:工作只是轉型而非流失

by Emily Peng
2019-01-03

女子學編輯室: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類的能力。「矽谷先知」的軟體科技革命教父提姆‧歐萊禮第一本大眾讀物《未來地圖》重磅登場,本書被譽為「理解未來不可或缺的指南。」世界已經往前走,你還困在現在?(以下摘錄自《未來地圖》一書)

未來,難道真的會沒有足夠的工作給人類做嗎?

我們的確再次聽到了悲觀者和懷疑者一起在唱衰局勢。他們擔憂,自動化將消滅白領階級的工作,就像它曾經摧毀工廠裡的工作一樣;我們的經濟體依靠成長,但成長的時代結束了。種種論調,不一而足。(延伸閱讀:《你要世俗地活著,才能 hold 住未來》:「你從來不缺夢想,缺的是應付這世界的手段!」)

儘管當前出現了巨大混亂,未來也還會面臨更多問題,但如果社會整體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最終就能挺過難關。短期痛苦非常真實,但我們必須重訂經濟規則,加強社會安全網來減輕痛苦。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能在不發生暴力革命的情況下過渡,我們有充分理由保持希望與樂觀。

dfd9cf4dc7e53d5ecedb5573280ab8ac.jpg
圖片來源:Pinterest

早在 1811 年,英國諾丁漢的紡織工人就高舉旗幟奮起反抗,破壞威脅到他們生計的機器織布機。他們的害怕是對的,因為後來的幾十年,情況是嚴峻的。機器的確取代了人力,而且社會花了很長時間來調適。

但那些紡織工人無法想像的是,他們後代擁有的衣物比歐洲國王和王后還要多,普通人也能在寒冬吃到夏天水果。

他們也無法想像,我們可以開鑿隧道穿山渡海;可以飛越天際,數小時內即可到達另一大洲;可以在沙漠建立城市,建築物高達 800 多公尺;可以站在月球,並把太空探測器發射到行星的軌道;還可以消除這麼多的疾病。他們更無法想像,後代子孫能找到富有意義的工作,將上述一切帶進現實。

如今在技術的幫助下,還會發生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呢?

9941bd1a41b9cd8f88b0ed4f38f3648f.jpg
圖片來源:Pinterest

光顧著關注流失的工作是不對的。與其說工作流失了,還不如說是工作轉換和轉型了。Uber 和Lyft 旗下司機雖然大都是兼職的,數量卻比原先的整個計程車業的司機還多。據我所知,Uber在全球每月有 150 萬名實際上線的司機;Lyft 則有 70 萬。除了在市場競爭中幾乎壓垮傳統計程車業者外,還為禮車司機帶來了更多客源。(延伸閱讀:會讀心術的 AI 公寓?未來人工智慧將能幫妳解決「這些」問題!)

同樣,機器人的使用似乎也加速了亞馬遜雇用人員的速度。從2014年到2016年間,他們倉庫裡的機器人從 1,400 台增加到 45,000 台。同一時期,他們新增了近 20 萬名的全職員工。光在 2016 年,就新增了 11 萬名員工,其中大部分是在高度自動化的物流中心工作。

06872a992c765d564a8e1f138f1acd18.jpg
圖片來源:Pinterest

據我所知,包括臨時員工和協力廠商在內,亞馬遜的配送、快遞服務雇用了 48 萬人,在節慶高峰時還會多加 25 萬的人力,他們希望雇用人員的速度可以再加快。機器人幫助員工提高產能,使得亞馬遜可以讓更多貨物更有效率的送進倉庫中對應的貨架,減少人員在倉庫中的走動距離,使員工工作更有效率。

機器人沒有取代我們,反而強化了我們。

很多問題待解決,人類不怕沒差事做

創業家哈諾爾曾說:「要理解人類社會繁榮最好的角度,是從問題累積而來的解決方案來看。我們不會沒事可做,除非已無問題需要解決。」但問題都解決了嗎?我不認為如此。為了回應氣候變化,能源基礎設施正面臨巨大的變遷;新的傳染病正給公共健康帶來挑戰;人口金字塔呈現倒三角形,即愈來愈少的勞動人口要支撐愈來愈多的老齡人口;重建城市基礎設施;向世界提供潔淨的水;要替 90 億的人口提供食物、衣物和娛樂。我們如何在未來讓數百萬流離失所的人安居城市,而不是把他們收留在骯髒的難民營?我們要如何改造教育?人與人之間如何能有更緊密的關懷?

立體書封.jpg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出版

明日的新工作,可能不會以我們熟知的形式出現。請注意哈諾爾說的是「我們不會沒事可做」,而非「我們不會失去工作」。工作是一種人為設置,工作內容由企業和其他機構來管理分配,所以個人必須先申請加入這些機構,才能參與完成工作。金融市場理應獎勵完成必要工作的個人與公司。如今金融市場獎勵的,和經濟真正需要的正背道而馳。(延伸閱讀:好嚮往「斜槓」的多職人生!專家建議:先想清楚這 4 件事再做決定)

我們已經看到了技術平台如何建立新機制,讓人、組織和需要完成的事情更容易連結在一起,這是一個更高效的勞動力市場。你可以認為這是隨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像是 Uber 和 Lyft,儘管這些平台無法提供穩定收入和社會安全網,但不該忽視它們的巨大作用。

我們需要做的是提升這些平台,使它們能真正服務那些透過平台找到差事的人,而不是倒退回 1950 年代那種保證雇傭關係的就業結構。

 

主圖來源:Pinterest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相關

Emily Peng

Emily Peng

偶爾悲傷,盡量善良,做一個臨淵羨魚的人,讓內心湧起的浪花成為推動的力量,相信隨著時間的疊加,終會拼湊出生活的形狀!

相關文章

來苗栗觀賞夏飄雪!6 個熱門景點推薦:雙峰山白色地毯、護魚步道好生態值得走一遭
旅遊

來苗栗觀賞夏飄雪!6 個熱門景點推薦:雙峰山白色地毯、護魚步道好生態值得走一遭

...

by 香港01
2023-06-07
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吃黑補黑」有用嗎?專家解答白頭髮的迷思
健康

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吃黑補黑」有用嗎?專家解答白頭髮的迷思

...

by 良醫健康網
2023-06-06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來苗栗觀賞夏飄雪!6 個熱門景點推薦:雙峰山白色地毯、護魚步道好生態值得走一遭
旅遊

來苗栗觀賞夏飄雪!6 個熱門景點推薦:雙峰山白色地毯、護魚步道好生態值得走一遭

by 香港01
2023-06-07
《親愛的外人》:外人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淺野忠信演出再生家庭的困境與突破
影評

《親愛的外人》:外人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淺野忠信演出再生家庭的困境與突破

by Albert Wang
2023-06-06
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吃黑補黑」有用嗎?專家解答白頭髮的迷思
健康

白頭髮可以黑回來嗎?「吃黑補黑」有用嗎?專家解答白頭髮的迷思

by 良醫健康網
2023-06-06
新時代家庭樣貌 —— 雙薪獨立「頂客」家庭。生小孩是選擇而非義務
婚姻

新時代家庭樣貌 —— 雙薪獨立「頂客」家庭。生小孩是選擇而非義務

by 貓心—龔佑霖
2023-06-05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