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嚮往「斜槓」的多職人生!專家建議:先想清楚這 4 件事再做決定

「斜槓」,其實只是經營職涯的一種方式,並非唯一的道路。即使發現自己不適合斜槓,也不代表自己落後、要被淘汰了。

mindmap-2123973_1280
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要從單一專業轉換到斜槓,或是想要將斜槓做為轉換領域的過渡方法,都可以先從幾個面向,思考自己是否合適:

1. 自己的個性該怎麼「斜」?

完全離開組織的斜槓工作者,直接與社會做資源交換,工作型態更自由有效率。但相對地,個人就必須具備極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管理手上性質、進度各異的工作。甚至,優先明確出現階段想「斜」的目的動機,是為短期金錢?下階段的工作跳板?生涯模式的轉換?這將攸關你該如何策略性配置斜槓。另外,脫離企業或組織,也代表個人必須直接面對市場的波動,考驗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因此,許多斜槓工作者會選擇保留一份工時固定、薪資穩定的全職工作,一邊發展其他副業。(延伸閱讀:善用各種才藝創造夢想,「斜槓女孩」多娜將烘焙與旅行完美結合!

2. 自己與社會的議價能力?

meeting-1029042_1280
圖片來源:Pixabay

你的技能、經驗、人脈資源是否足夠,讓你有與社會議價的能力?議價力愈高,代表工作者自我創造金錢價值的能力愈高。拿掉企業的招牌,你的個人品牌是否有吸引力?如果具備這些要素,再踏入斜槓會比較理想。否則,議價能力太低,可能既無法得到合理酬勞,又只能進行低附加價值的工作,造成潛力耗損,無法自我升級。

切換職涯經營方式時,會攸關很多隱形因素,是藏在所謂成功斜槓之後,包含性格優勢、物質支持、生活步調、工作習慣、人脈網絡、經驗與技能強勢度與流行性等,愈能客觀釐清這些錯綜組成,才有可能配置出有效率的斜槓。(延伸閱讀:當媽與做自己只能二選一?讓斜槓媽咪們力挺,她串連「窩們」一起圓夢!

3.如何讓自己的斜槓「有品質」?

很多斜槓工作者會依照興趣,隨意發展各種專業身分,然而,這種缺乏「職涯意識」的經營方式,其實造成了技能與時間的浪費。相反地,如果我們以一個領域的技能為中心,從中挑選其他面向,重新包裝能力,以不同形式發展成數個專業身分,就能借力使力,持續磨練這個技能組合。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累積該領域的經驗、口碑,打造強力的個人品牌。

steps-1081909_1280
圖片來源:Pixabay

譬如,Danny以他所熟悉的科技業,強勢的語文溝通能力,來定調斜槓的主軸,他可能是科技業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兼職技術英文翻譯(Technical Writer)/兼職電子產品代理的中間人(Sourcing)。這種組合能讓他在有限的精力時間,達到經驗技能資源的複用,成長效率是相當可觀,甚至,能成為輔助未來做跨業的種子。

4. 如果要重回組織,如何解釋斜槓經歷?

較傳統的組織或招募人員,可能會對有斜槓經歷的應徵者抱持懷疑,認為身兼多重職業,其實是樣樣通樣樣鬆,或是缺乏人生規劃,定力不足。尤其是斜槓領域涵蓋廣泛,若又是沒有受雇於企業的工作者,更容易受到質疑。因此,如果未來有計畫要重回企業,在規劃斜槓的多重角色時,就要做好規劃,明確地累積自己的技術資本與時間資本,能說服招募方相信你的專業。

raise-3338589_1920
圖片來源:Pixabay

「斜槓」,其實只是經營職涯的一種方式,並非唯一的道路。即使發現自己不適合斜槓,也不代表自己落後、要被淘汰了。若你決定採取單一職業的經營,那麼就該更敏捷地應對生涯道路,跳脫傳統認為短中長期規劃是以三、五、十年做切點,以一、三、五年來做有目標地嘗試,並多思考「我能主動做什麼」,來取代被動地等待組織「要你做什麼」,在這不穩定的職場環境中,逐步培養隨時被雇用的能力。(延伸閱讀:談錢好俗氣?連續創業家崴爺:「談錢,不代表你現實;愛錢,你才會更努力」

主圖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Diary of a headhunter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女子特派員

美好的生活,是一種選擇,我們應該用自己最舒適的姿態面對每一天。讓選物特派員為妳打開捷徑,品味屬於妳的生活風格!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