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氣溫驟降,也讓大家開始關注今年「季節性流感」的走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也表示,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及肺炎鏈球菌等等,都是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好發於秋冬季節的呼吸道傳染疾病,並不排除會有三病一菌共同感染的可能。
對此,王必勝指揮官也建議,面對好發於秋冬季節的呼吸道傳染疾病,最主要的應變方法還是在前往人潮眾多的場所時,必須配戴好口罩,以及盡快施打疫苗,才能做好防疫工作。
「二次確診」的症狀會更嚴重嗎?

隨著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宣布,截至昨日(13)為止,今年已累計超過七百萬例本土病例。由於並非確診後就擁有「無敵星星」,在疫情持續蔓延的狀態下,也讓不少人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會有「二次確診」的可能。若是再次確診,症狀會更嚴重嗎?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的資料顯示,近日香港「二次確診」的民眾,多數症狀較第一次確診溫和,且再次感染新冠的人數占每日新增病例不到 2%。〈延伸閱讀:【辦公室健康】近一周破萬例!家醫科醫師鄭名琁公開防疫秘訣,處處避開病毒威脅〉
美國紐約威爾康乃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感染疾病主任羅伊醫生(Dr. Roy Gulick)也表示,當你確診康復後,體內會有抗體預防未來再次確診,然而,並非所有抗體都能幫助你對抗二次感染,不過,若是你真的再次確診,這些抗體能降低再次確診症狀的嚴重性。〈延伸閱讀:被迫接受,不如好好享受:檢視生活方式的「新冠時代 Covid Lifestyle」〉
若是「二次確診」.須注意 2 大關鍵時間點

羅伊醫生補充,雖然曾經確診或持續施打最新新冠疫苗都助於預防再次確診,但它們並不能完全保證你不會再度生病,或是讓二次確診的症狀變得溫和,因為這些免疫力通常會在體內持續 3 至 4 個月,過了這段期間,保護力便會隨時間而受到影響。因此,除了施打疫苗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在外出時配戴好口罩。〈延伸閱讀:確診後幾天才會失去傳染力?醫師揭關鍵時間點,這天起幾乎測不到病毒量〉
主圖來源:xFrame
本文內容由 媽媽寶寶 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