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求職前,要盡量全方位鑽研感興趣的行業面向?其實,深入了解日後可能會踏入的產業面,不僅是準備期間的應備工作,也是對自己的職涯負責、專注探索自身興趣的絕佳時機。
興趣可以是找工作的基礎,但不是唯一

為什麼要將目光聚焦在「感興趣」的產業面?那是因為,我們大多都會在只看到事物表面的情況下備受吸引,認為「這應該很好玩」、「每天做這些好像不會膩」而因此產生興趣。但這樣的興趣卻只是流於表面,若後續缺少深入探索更多產業的相關面貌,很可能就會誤闖一項其實不太適合自己調性的環境,進而大失所望,連帶辜負了原先抱有的美好嚮往。(延伸閱讀:「找到工作前,先找到自己」:準備求職前,你應該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舉例而言,若對行銷產業有興趣卻缺乏理解,印象仍停留在行銷人員只需負責製作資訊圖表、提案簡報等項目,那麼在準備求職時,很可能會被玲瑯滿目的細項分類,嚇阻原先對行銷工作所存有的興趣。由於現今網路資訊蓬勃發展,行銷種類已經細分成各式各樣的職務內容,例如內容行銷、SEO 專員、社群媒體策略師……,雖然在廣義上都能稱之為「行銷」,但不同職稱所擔負的任務與技能所需皆大相逕庭,而箇中的實務差別,除了表層的興趣,還必須透過進一步研究才能產生初步了解。(延伸閱讀:職涯規劃跟夢想無關!透過「生涯金三角」,制定階段性的工作目標)
考量產業中長期發展,勿僅憑一時衝動

另外,考慮到興趣作為職涯的危險性,例如職業倦怠、興趣不再是純粹興趣的壓力等等,除了以「興趣」作為求職出發點,建議也在全方位探索所欲的產業面向後,列出幾個最想要的職缺,並確認箇中關聯性,例如職缺間是否能夠垂直、平行流動,除了使目標更加明確,也初步確認職涯的方向性、產業的中長期發展狀況。在過程中,能更加理解由不同職業間所構成的產業面,聚焦求職的準備方向。(延伸閱讀:工作找不到熱情,換了職涯就有解?)
初期的產業探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協助避開不少道路上的坎,降低心累的頻率,以及更理解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減少期望與現實存有的落差。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