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會聽到人們稱自己或他人為「半吊子」,何謂半吊子?這個意思原指古時將一千個銅錢串在一起為一串,五百錢為半吊,後被用來比喻技術不高或做事有始無終。雖然這詞看似有些貶損人,但若將之翻轉成另個角度解釋,其實也能成為別種還挺可愛的標籤,何況,當個半吊子也沒什麼不好,人生而在世有那麼多選擇,有些事就是真的「只想試試看就好」啊。
不是分心,是這世界太多事值得一試

生活中最讓人頭疼的,或許是想做的事太多,時間卻經常不夠用。一天只能劃分為 24 小時,還得扣掉吃飯睡覺通勤等時光,能夠運用的時間就已寥寥無幾,偏偏生活周遭又充斥著許多有趣又值得一試的技能與活動,若只能選擇一項拍板定案作為終身志業,雖也算好事一庄,但若還未遇見自己的命定技藝,多加接觸不同的選擇也無妨,只要在不影響他人權益的情況下,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吧。(延伸閱讀:別讓抱怨充斥你的生活:試算「Your Life in Weeks」,我們還有幾週能快樂?)
當進入某領域研習後,若能玩出興趣就留下;感到不合適便出走,找尋下個樂趣,如此不僅是對自己誠實,也是對有限時間的善待。因此,誰說當個半吊子就是不好?這很可能將是在這更迭不斷的世代中,讓人能夠好好安身立命的新方法。(延伸閱讀:要做自己還是迎合社會期待?學習不畏「世人」眼光、拋開既定的是非對錯,編整人生的多元選擇)
找不到放棄的理由,那就繼續努力啊

也有人認為,半吊子是指做事不夠全力以赴,屈就於時局的意思。但,為什麼在找到下件有意投入的事情前,我們不能先慢活在當下?這並不是偷懶或不精進的表現。有時,試著讓自己步調放慢,若眼下正在籌整的事務並沒有太大缺點與理由讓自己有意放棄,那就再堅持看看,除非有捕捉到他項想要跨出去的領域,否則先舒服地躲在自己的舒適圈,當個安於現狀的「半吊子」,也挺不賴。只要無愧於心,不是強迫自己屈就,而是一切順其自然與時運,那就緩著靜觀其變,不用急著非得要「找到」什麼不可。(延伸閱讀:長大後才懂的 3 件幸福小事:藏在日常裡的平凡小確幸,我們能活在當下就是一份奇蹟)
有些事,可以允許自己任性地當個半吊子,讓生活有餘裕去尋獲周遭的其他樂趣,把時間與精力花在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上。前提是,要在不影響他人、不給自己添麻煩的情況下,才能發揮當半吊子的最大收益。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