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恨過一個人嗎?恨之如骨,希望他消失的那種。日本人氣漫畫家歌川泰司有,而且對象是他的親生媽媽!
在歌川童年時期,長期受到母親的家暴。在外人面前光鮮亮麗的媽媽,背地裡卻經常對他打罵,甚至是出手拿刀砍傷他。年幼的他,完美成為媽媽釋放壓力的窗口,然而每當旁人問起:「媽媽很溫柔嗎?」時,他仍然大聲說著:「媽媽很溫柔,我最喜歡媽媽了!」因為必須守護媽媽的美好形象才行。

儘管他的心裡愛著媽媽,卻十分不諒解媽媽對他做的行為,於是在 17 歲那年,他決定離家出走,去一個沒有媽媽的地方生活。那時,歌川以為他這輩子大概不會再見到媽媽了,沒想到卻在多年後重新與媽媽聯絡上,兩個內心沒有交集的母子才終於敞開心房。
原諒談何容易?
在看《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這部改編自歌川泰司真實故事的作品時,劇情主線雖然談的是歌川與媽媽之間修補關係的真摯情感,但更令人動容的,卻是他一路以來的強大內心意志。〈延伸閱讀:【家暴迷云】什麼樣的人,會對自己的親生孩子做出這種事?從電影的全知角度正視過去的創傷記憶〉

當看見劇中飾演小歌川的童星小山春朋被吉田羊灑了一身粥時,讓人看了滿是心疼,然而這些受虐的情節或許只占書中的其中幾頁及電影中的幾幕,但對於歌川來說,卻是長時間的痛苦折磨和精神壓迫,若換作一般人,恐怕是一輩子都難以翻過去的一章,也永遠揮之不去。「那個人可是把我的自信、自尊和懷疑著『我可以活下去嗎?』的心情丟在地上踐踏!」面對這樣的一個人,歌川最後卻選擇原諒,這其中的釋懷談何容易?
內心的傷痕無論如何都無法抹滅
過去的傷,經常像泥沼般將我們困住,身上的傷會好、會結痂,但心裡的痛呢?就像影子一樣,如影隨形地時刻提醒著曾經的痛。

但是難道只有痛苦的記憶嗎?歌川一直以為只有活在「被母親傷害的回憶」、「被同學霸凌的回憶」和「厭惡醜陋自己的回憶」這些過去中的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但有一天,他發現不是這樣的,因為除了很痛苦的心情,仍然有很多那之外的快樂記憶!只是一直以來,都被悲傷和憤怒的情緒所掩蓋。〈延伸閱讀:與自己和好如初:我們都「不必為悲傷感到抱歉」,一齊走上修復心碎的自我療癒之路〉
並不是說要完全否認曾受傷過的內心,那些傷痕確實存在,也無論如何都無法抹滅的,但倘若我們不斷地執著於傷痕、擁抱著自己的傷遲遲無法放手,只要一覺得活得很累,就全部都怪罪過去的傷口,那麼是沒有辦法從過去畢業,也無法活得自由自在的。
理解是先注意到的人去做的

人是一種好勝心很強的生物,什麼事情都想分個先後輸贏,在劇中歌川忿忿不平地大喊:「為什麼非得是我去理解她不可阿?明明她是母親,我是小孩阿!」但好友君津卻悠悠地回答道:「理解這種事情,是先注意到的人去做的。是發現到必須理解才去理解的……」
理解,是因為發現自己有能力去理解才去做的!如同原諒,從來沒有誰先誰後的輸贏對價關係,能夠看開或釋懷,全是個人的選擇。先試著去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動機,那麼對於他的憎恨和不諒解也許就能消弭一點。〈延伸閱讀:人生如戲,誰是編劇?心靈解析師 Iris:改寫人生劇本從潛意識開始〉
「如果掉下橋的媽媽沒力氣游泳,那就只能靠我游了」,於是歌川決定去打探媽媽的過去,才明白原來媽媽也曾經待過一個受暴的家庭,因為太過不安,所以極力將自己打扮得受人崇拜的樣子。
找到讓自己幸福的力量

「既然身體和心靈的傷痕不會消失,那我就只能將之轉變成引以為傲的證明,製造出新的記憶。」對於歌川來說,讓他長出幸福翅膀的就是朋友們─君津、加奈、大將,從前在原生家庭處處被否定,他一直以為自己就是那麼差勁的人,但朋友的一席話:「因為有這些的缺點,所以才能成為完整的人」,他才發現自己不是一無是處的人,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也因為找到了能讓自己幸福的力量,所以最後歌川才能擺脫過去的束縛,重新蛻變成現在嶄新的模樣,用如此輕描淡寫卻溫暖的筆觸,寫下這個曾經讓他以為要痛苦一生的故事。在特映會當天,這三位對歌川來說非常重要的朋友,也親自來到台灣替他打氣,好交情可見一斑!
那你呢?你還在怨恨的漩渦裡打轉嗎?
就算真的不要原諒,也不想理解都無妨,但請先試著先讓自己幸福地笑著吧!
編輯悄悄話:《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電影 3/15 感人獻映、同名書籍同步上市,一齊修復自己內心的傷痕,從歌川泰司的故事中獲得治癒的力量。
主圖來源:天馬行空提供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