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於 2018 年,美國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 (UC Merced) 於《營養素》(Nutrients) 期刊發布了一項西班牙研究,研究訪問了西班牙 1567 名 20 歲以上的成年人於 18 年來的飲食習慣,受訪人數當中有 718 名男性、849 名女性,其中 78%人表示自己有喝咖啡的習慣,其餘人表示不喝咖啡。每天有喝咖啡習慣的受訪者中有 37.7% 指出「每天只喝一杯」,其餘則表示「每天喝一杯以上」。

研究於 6 年前開始,6 年間發現 1567 名的受訪者當中有 85 名離世,而其中 36.4% 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25% 人則患上癌症不幸離世。在幾年間都發現受訪者死因比率大致相同,調查結果發現有飲用咖啡習慣的人死亡率較低,而「每天一杯」的人亦比完全不飲用的人死亡率少 27%,至於「每天喝一杯以上」的人死亡率減少 44%。
調查結果發現有飲用咖啡習慣的人死亡率較低。

研究指出咖啡內含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及抗炎功能,這些化合物都能增加能量消耗、抑制細胞受損及強化 DNA 修復作用。另外,研究亦指出咖啡可以抑制致癌物在腸道的時間及促進肝臟的新陳代謝,有效減低患上癌症的風險。
2021 年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亦發表了指引,提及咖啡有助減低患上肝癌、子宮內膜癌、口腔癌、咽喉癌、皮膚癌等癌症風險。研究負責人 Cheryl Rock 博士指出,多年來有不同學者不謀而合研究咖啡是否能有效降低罹患不同癌症的風險,其中研究都提出了數據證明咖啡的確可以降低患上肝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不過咖啡愛好者需注意飲用溫度,飲品溫度超過攝氏 65 度以上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延伸閱讀:好發率僅次於癌症!3 關鍵預防隱形殺手心肌梗塞,防護就從生活做起!〉
喝咖啡的好處及效用
1. 提升代謝率

黑咖啡有助於將新陳代謝率提高達 50%,增加熱量消耗。加上它同時能加速人體脂肪細胞分解並燃燒脂肪。黑咖啡還有一定抑制食慾的作用。但若在咖啡中添加大量的糖或奶精,則會抵消作用。不過要注意,如果太晚喝咖啡引起失眠,會增加身體對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求,適得其反。
2. 改善運動表現
咖啡中的咖啡因在服用後能短暫促進神經信息傳遞,增加集中力、加強判斷力 。亦有人體實驗發現約 400 毫克的咖啡因劑量,可增加運動員的耐力。因為咖啡因對增進運動表現的功效,曾經一度被奧委會列為禁藥。雖然奧委會已經取消禁令,但某些機構依然沿用至今。〈延伸閱讀:運動不再枯燥乏味!4 種流行運動分享,融合有氧及無氧展現自信肌肉線條〉
3. 降低第 2 型糖尿病風險

咖啡中的抗氧化物多酚和鎂具有預防炎症性和抗糖尿病的作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是含咖啡因或不含咖啡因 (decaffeinated) 的咖啡可以減少患上糖尿病的機率。 例如第 2 型糖尿病,但是對糖尿病患來說咖啡因會影響胰島素分泌,令血糖水平變得不穩定。
4. 降低肝硬化風險
咖啡的主要代謝產物黃嘌呤,可以抑制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合成。從而減慢肝纖維化的進程,適量攝取可以減少肝硬化風險達 8 成。
多項數據顯示,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 400 毫克以內的咖啡因都是安全的。大約相等於四杯即沖泡咖啡或兩杯「能量飲料」,而孕婦或心臟病患者則建議控制咖啡因攝入量少於每天 200 毫克。〈延伸閱讀:按下開工鈕,WFH 自我喚醒小儀式:一杯咖啡、一頓早餐,讓一天的工作更有效率〉
主圖來源:Pexels @Bu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