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這麼辛苦,當然要好好獎勵自己,結果還沒到月底已把錢花光光,更別說要存下剩餘的錢。要擺脫月光族,先要理解適合自己的消費概念。幸福除了是來自物質上的一時滿足,能好好的理財,讓自己有能力過上有品質的生活,精神上的滿足感更充實。
日本知名作家松浦彌太郎認為金錢重要,因為一個人如何花錢就會得到怎樣的人生。生活不只是對金錢的取捨,焦點更值得放在友情、親情與生活的態度。為了讓大家可以描繪出理想中的生活樣貌,他寫了《不再為錢煩惱:松浦彌太郎的新金錢術》一書,以出人意表的思維分享金錢之術。
經營「自己的公司」,客觀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

想像自己在經營一間公司,而金錢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公司的。要戒掉「我賺的錢是我的,所以要怎麼用也是自己的自由」的想法,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工作的壓力而花費在不必要的地方,加班後又餓又累,放任一下也不為過;年尾公司分發了年終分紅,買一個新包包獎勵自己也無可厚非。〈延伸閱讀:無論如何每月至少存 6000 元!學會用記帳來釐清「模糊」的金錢去向〉
要是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那麼賺到後錢便不是個人的錢。當認為那是自己的錢時,便會在購買日常食品時,順便多買零食,但如果那是公司的錢,這樣便是「盜用公款」。這間公司當然是虛構的,只是借助經營公司的原則-杜絕浪費,來衡量自己有沒有好好用錢:不論是花錢如流水,還是不捨得花錢的消費習慣,都不是能令一間公司健康發展的經營方針。

松浦彌太郎所分享的其實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概念,如果把額頭貼在鏡子前,是沒有辦法看清楚自己的臉,但只要我們向後退,退到一個能讓我們可以看清五官的距離,才發現原來左眼其實比右眼大一點。稍微保持距離,有助使我們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延伸閱讀:租房好還是買房好?別低估自己的能力,脫離「無殼蝸牛」人生不再只是夢想〉
仿效韓國女生,「儲錢月曆」增加儲蓄推動力

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後,便要踏入實行階段。面對強大的誘惑,儲蓄確是漫長而艱辛。韓國女生流行用以下精美的小道具,培養每天儲錢的習慣,一步一步脫離月光族。〈延伸閱讀:「存錢」是保值的第一件事 !想清楚再買,小心錢就這樣不見了!〉
韓國女生會把每天要存起來的錢放進儲錢月曆,把月曆掛在在房間門口等當眼處,提醒自己要養成儲蓄的習慣。把珍珠奶茶、零食戒掉,每天存下 $50 的話,一個月儲下的金額也買到香港的來回機票。望著自己一點一點儲下的金錢,每個月檢討一下儲蓄計劃,感覺自己能好好的完成儲蓄這件事,不論是理實或心靈上都能獲得滿足的感覺。
平凡的小事都可以是擺脫月光族的好辦法:

1. 每個月檢視自己的帳戶:提醒自己那方面用多了錢
2.學會投資:把錢存在銀行不會升值,嘗試理解投資是怎樣的一回事
3. 信用卡帳單準時還款:因欠款被罰息是非常冤枉的事,怕忘記了的話可以設個備忘錄
4.奢侈品只有在達到目標時才購買:偶爾獎勵自己才有繼續奮鬥的動力,購買奢侈品不妨多留意經典的款式
主圖來源:IG_dalkom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