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card 上面,常常出現許多發現自己被綠的文章,加上下面沆瀣一氣的為被綠的人抱不平。
我知道被劈腿很痛、很傷心,但有的時候,之所以會被劈腿,可能就像是梁靜茹的這首歌唱的「她只是無意闖入的第三者/我們之間的困難/在她出現之前就有了/雖然我憤怒/但是我明白的/過錯讓她去揹著/那是不對的」。
愛情是不會在一夕之間崩解的

美國婚姻大師 John Gottman 把愛情的破裂分成了五個階段,滑動門時刻(sliding door moment)、遺憾事件、蔡格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消極詮釋(Negative Sentiment Override,NSO)、災難四騎士。〈延伸閱讀:為了交往對象斷絕異性交友關係,是對還是錯?由結果論探討:「這樣的感情模式,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我們和伴侶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個滑動門時刻,就好像眼前有兩條路,你選了 A,那你就不能選 B。Gottman 正是採用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 這一部電影來命名每一次的選擇,在電影中,女主角海倫(Helen)趕上列車與錯過列車,兩種不同的情境帶給了她天差地遠的遭遇,在感情裡面,每一個選擇,也都會造就不同的結局。當我們沒能在伴侶有需求時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時,沒能被完成的需求就會成為遺憾事件,當遺憾事件越多的時候,蔡格尼克效應就會開始發揮作用。
蔡格尼克效應是這樣的:蔡格尼克發現酒吧的店員總是很厲害,可以記住每個客人點了什麼酒,我們平常去吃飯的時候也一樣,大部分的店員儘管再忙碌,也都不會送錯餐。這是因為我們對於未完成的事情會記得特別清楚,而當感情中留下越多的遺憾事件,在吵架時就會成為我們翻舊帳(flooding)的最佳武器。當我們開車在路上,快要和對向來車相撞時,我們都會下意識地往右邊轉。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靠右邊走,所以我們的直覺才會往右轉。
感情中未解的遺憾造就關係惡化

感情中的遺憾事件也是如此。當我們累積了越多的遺憾,我們就越會把伴侶的任何行為,給予消極的詮釋。明明只是牙膏從後面擠,就被太太怪說為什麼不從前面擠,是不是故意挑釁自己?明明只是忘了買醬油回家,卻被說是不愛自己才會老是忘記。任何的事情都被認定是衝著自己而來,彼此的關係將會不斷惡化。〈延伸閱讀:害怕失去所以總是緊緊握住?給焦慮依附者:獲得安全感的第一步,必須從自我深入的覺察開始〉
當關係不斷惡化時,伴侶們就會用災難四騎士來互相攻擊彼此,有的用批評(criticism),有的用蔑視(contempt),有的用防禦(defensiveness),有的用築高牆(stonewalling)。所謂的批評就是,針對伴侶的行為作出責罵的反應,像是「叫你鞋子要擺好,你老是講不聽」、「我不是說過插頭要拔嗎?為什麼你老是忘記!」就是常見的批評。比批評更嚴重的是蔑視,蔑視是直接針對對方的人格進行貶損,例如「你腦子是有洞喔!怎麼會挑這種鬼地方來旅遊?」、「跟你這種人交往還真衰,不知道上輩子欠了你什麼債!」
而防衛則是針對伴侶的批評、蔑視進行抵抗、反擊,例如「你還不是一樣,老是忘記買東西,還敢怪我。」、「你還跟我計較勒,上次你急著出門打翻東西沒清理,是誰幫你擦屁股的?」而築高牆則是直接離開現場,拒絕跟對方溝通、聯繫,無論對方說什麼,都再也不理會對方,甚至神隱讓對方找不到,不接手機、不透漏行蹤,像是人間蒸發一樣,以不回應來回應對方。〈延伸閱讀:從心理學角度詮釋「理想情人」:100% 伴侶真的存在於世界上嗎?或者每段感情都有磨合期?〉
然而,關係好的伴侶,在彼此意見不合的時候,卻甚少出現災難四騎士,根據生理心理學研究發現,他們在意見不合時,體內的壓力賀爾蒙依舊很低,不像關係不好的伴侶會突然飆高,他們能處在中性情緒裡,而不至於讓討論變成爭執。
主圖來源:Pinterest
本文由「 Psydetective-貓心」撰寫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