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學編輯室:
「就像為了要解開我的人生疑問而開始著手寫這本書一樣,希望這本書也能為台灣讀者理出一點頭緒或是帶來小小安慰,最重要的是,無論妳以何種面貌生活在哪裡,都希望妳能幸福滿滿。」──崔至恩 致台灣讀者序(以下摘錄自摘自《我不想當媽媽:18位頂客族女性的煩惱、幸福與人際關係》一書)
頂客族的自由
在聽了姊姊對我說「如果你也生一個孩子的話該有多好」的話,而沉寂片刻的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心意反而更加堅定:「我的人生只想花費在我自己身上!」另一方面,我又覺得,比起忙著養育孩子的人,我也多了一些時間,是不是應該為世界做些有意義的事呢?
然而,別說是有意義的事情了,我就連自己迫在眉睫、火燒屁股的事情都沒辦法解決了,根本也管不了那麼多。我做事總是慢半拍,有時候還有「拖延病」的情況,之所以還能夠艱困地繼續向前邁進,我想就是託我沒有孩子的福啊,(因為懶惰)時間很多,(賺不了什麼錢)也花費很少的緣故吧。
其他無子女的女性又是如何呢?我詢問了大家,是否覺得自己比有孩子的人在經濟上或時間上更有餘裕,現在和未來又會想要如何使用等問題。〈延伸閱讀:Mother to be:台劇《未來媽媽》道出真實人生的為難,婚不婚?生不生?孕不孕?〉
「時間上的自由很有感」

宥琳:因為我沒有孩子,覺得更應該要好好享受生活,如果不能盡情享受這種自由的話,似乎就會有種吃虧的感覺。不管怎麼說,至少那種強迫自己應該要多存錢,增加資產的感覺沒那麼強烈,所以可以更專注在自己的欲望上。我喜歡旅行,未來幾年想和先生去海外旅行,走遍想去的地方。
伊善:我的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但別人好像會因為孩子而變得忙碌或是增加支出。例如:通常要買小學附近的房子,價格不是會更貴嗎?幸好我們不一定要住在那裡。因為沒有孩子,所以也沒有一定要賺很多錢的理由,心情上比較輕鬆。
宰卿:我身邊大多數有孩子的夫妻,在經濟上都比我寬裕,因為他們會買房子,總資產算下來都比我更多;而在時間或是收入方面上,雖然是我比較多,但不表示我過得比他們好,不過他們卻總是說生活很辛苦。在時間上的餘裕我就很有感了,因為有孩子就沒有自由。
[ 那妳怎麼利用這些時間呢? ] 主要是拿來投資在人際關係上。現在是我職涯中的黃金時期,所以會盡可能多和人們見面。像我昨天去總公司開會,就和總公司的同事一起吃午餐,再去江南開幾個會,和記者朋友見見面,和後輩共享晚餐並喝杯小酒,一天下來見面談話的人就超過三十位了。〈延伸閱讀:進入婚姻後才明白:「事情很難有完美的解套方法,唯有彼此不斷取捨才能界定家的樣貌」〉

漢娜:幾年前,公司想要派我去印度舉辦的展覽會,需要出差超過一個星期。當時先生覺得印度太危險了,感到很擔心,但我告訴他:「我以前曾經去那裡自助旅行,印度是個很棒的地方!」並且告訴他我會接下這個工作,結果先生便向公司請假跟我一起去印度出差了。如果有孩子的話,肯定沒辦法這樣說走就走了。
另外,在先生四十歲那年,我們打算去歐洲旅行兩個月作為他的生日禮物。
當時先生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卻被拒絕,所以他猶豫著要不要辭職。我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竟對他說:「那就辭職吧!如果現在不去,我們不知什麼時候能去?」沒想到先生居然真的提出辭呈,結果公司卻意外地准他休假。
那次旅行真的非常有趣。那兩個月我們不僅零收入,還花錢如流水,雖然荷包大失血,但是在旅行中發生許多有趣開心的事,就算過了好幾年,現在聊天時偶爾還是會提到,我們都不後悔當時的決定。
而且我們兩人都非常喜歡滑雪,也已經買好今年冬季的滑雪券了。我明年想要試試看潛水,等到小額定存滿期後就會拿去買裝備。如果我有小孩,就得要存孩子的教育費,這些夢想應該不太可能實現了。
善宇:我非常喜歡旅行,每年都會出國旅行一次,也會和朋友每年去旅行一次。有時候會和先生一起去,也很喜歡單獨旅行,有時候當天來回,有時候也會去個兩天一夜的小旅行。我每隔一、兩個月得去首爾的醫院回診一次,那時候就會連著周末抓個三天兩夜,和住在首爾的朋友見見面,或是看看公演之類的。但是如果有必須全心全意照顧的家人,就很難做到了。現在的我如果想做任何事,都只要考慮自己的行程計畫就可以了;如果有孩子的話,就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珠妍:在時間上好像有很多閒暇,但在經濟上就不一定了,我和先生各自管理自己的薪資,所以很難有大筆資金,但是不必把錢留下來給別人感覺很不錯。現在想做什麼就做,要不然以後年紀大了,體力也不行了,很多事情都無法如願達成,這樣對誰都沒好處? [ 在哪一部分最捨得花錢投資呢? ] 以前常會去旅行,不過最近太忙了沒辦法成行,一直有計畫未來要去南美洲旅行,也想在年紀許可之前,來一趟冰川健行之旅。
英智:現在我比起看書,更喜歡買書,以後想要讀更多的書,讓我現在的工作也可以有些變化。而且我想要讓爸媽覺得就算沒有孫子可抱,我也能成為讓他們自豪的女兒。我曾經在某出版社舉辦的徵文比賽中獲獎,並且也出過書,那時父母真的非常開心,所以我想要讓父母能再次體驗這樣的快樂,也想用文字寫下關於媽媽這輩子的故事。
修莞:這次回韓國,考了以外國人為教學對象的韓國語教育證照,如果順利取得證照,想在新喀里多尼亞大學當講師。累積多一點經驗以後,打算和先生一起去法國。
[ 有沒有因為有了孩子就很難實踐的計畫呢? ] 老實說,有的。雖然先生可以繼續讀研究所,但我的生活會完全改變,現在進行的個人課程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別是成為大學講師這件事是想都不敢想啊。我對環境和女性人權議題相當關心,也會參與相關活動,因此想去法國進一步學習相關學科,
所以如果有孩子的話,時間當然也會減少囉。
所謂的野心,雖然可以從賺大錢的方式來實現,但我想把時間和努力投入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那對我才是最棒的生活,我想保有這份權利餘裕。〈延伸閱讀:自信女人的生活之道:自律、自由、自知 —— 我是我,不是你的茶餘飯後〉
照著自己的願望計畫生活
根據受訪者各自的情況與個性,大家的想法與規畫也不盡相同。有像我一樣虛度人生的人,也有慢慢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人。但是,這些都與人們常說的「沒有孩子,人生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又空虛」的情形不同。
她們反而能好好利用在金錢和時間上有形或無形的資產,打造可以滿足自己願望的生活。
我在書寫她們的故事同時,也借鏡她們的方法,像是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可以多研究、多看書,也可以做些志工活動,而且想法我也已經全都計畫好了。那麼,就先從晚上十二點前睡覺,中午前起床開始做起吧!

主圖來源: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