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在世,一生總免不了幾次起起落落,日子偶爾大喜、偶爾大悲。在這樣勝敗乃兵家常事的日常裡,每個人都難免要面對幾次輸、幾次贏,然而,事情的成敗都只是相對而言的結果,而非結果論。因此,若能對事抱持不輕易服輸的心態,或許在不久後便能得到相應的回報,畢竟輸贏只是相對論,隨時都有可能更改,而你的堅持或許就是成功前的最後一圈齒輪。不過,不服輸畢竟是件不容易達成的事,讓我們先從心態開始轉變:
找到自己的信念

不服輸其實是種堅持,讓我們能持續在同條道路上努力不懈。然而,若不清楚自己為了什麼拼命,只是一味地漫無目的前行,這種情況下的堅持並非不服輸,而是硬撐。不服輸與硬撐往往只一線之隔,兩者之間的差別,正是在於有無對事的「信念」。
在堅持之前,先問問自己,這麼拼命究竟目的為何?是為了達成某項成就,或是對自己的要求;又或是堅持不為了什麼,只是不喜歡半途而廢。無論是上述哪種,只要能清楚跟隨眼下的目標,而非盲從他人腳步,你就已找到自己的信念了。(延伸閱讀:當自我效能越高,自然能提升生涯適應力:「挫折天天有,但要懂得做自己的超級英雄」)
輸得起但不服輸

不服輸所指的並非不願面對失敗,而是在確實付出努力以前不允許失敗,如同邱吉爾所言:成功,是在歷經一次次失敗後仍舊保有熱忱的能力。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多得是,若因一次跌倒就失去爬起來的勇氣,難免要可惜沿途的風景。
對於外在的人事物,要能夠輸得起,唯有認清自己的不足才有動力更上層樓;而對於內在的信念,則是要能夠不服輸,讓自己有繼續嘗試的決心。服輸與不服輸之間的心態轉換,正是堅持到底的秘訣所在。(延伸閱讀:是什麼造就她的必勝局面?剖析《決勝女王》永不言敗的 4 贏家哲學)
肯定自己的價值

人有時太謙卑,容易把自己的優點視為僥倖,並放大檢視缺點,久了便容易養成自我否定的習慣,謙卑便成了自卑。試著將自我否定改為自我激勵,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做好」而不是「我可能會做不好」,並且,學會將重點放在自己而非他人身上。
要在社會上生存,「較量」總是無可避免,有時是他人挑起的,有時則是自己。然而人生就像跑步,若總在左顧右盼在意他人步伐,不僅跑起來備感壓力,還可能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失誤。唯有將眼光放遠、一心向前,才能夠心無旁騖地跑著。(延伸閱讀:時運不濟往往都是自己的問題!在責怪世界之前,請先確認「心念」是否正向)
輸贏是身而為人必須面對的常態,不必過度在意。若能肯定自身的價值、堅持眼前的信念、過程中遭遇多少挫折都保持不輕易服輸,相信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都能夠不受干擾地活出自我吧!
主圖來源:《穿著 prada 的惡魔》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