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跨年,被喻為史上最冷的一次跨年,陽明山有可能降雪的新聞,不禁讓我想起了那一年,我踏進雪地裡的感動。
2015 年底,經歷了一次慘痛分手,同時又上了研究所的我,不顧一切地接受了朋友的邀約,獨自一人飛去美國東岸旅遊了兩個星期。原以為會初見人生第一場雪的我,卻在失望中離開了美國,誰會曉得,一個月之後,我竟在陽明山第一次見到瑞雪的蹤跡。
在家鄉遇見的第一場雪

那是一個讓人興奮的早晨。
新聞從前一晚就不斷地播報著大屯山降雪的消息,臉書更是充斥著哪裡正在降雪的動態,凌晨四點多,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便請朋友載我驅車前往仰德大道。車行經過文化大學,外頭的雨滴便已被雪花給取代。車行越高,雪積越厚,到了陽明山公車總站,已是一片銀白世界。〈延伸閱讀:繁華城市的不起眼巷弄,藏著一個小而美好的地方:許多人的許多故事,都曾於此處短暫停留,而後悄悄離開〉
車子停好之後,我的朋友對雪似乎沒有很大的興致,他們只想補眠,於是我就一個人朝著花鐘的方向前進。第一次在雪地裡拍照,好不興奮,快門一次接著一次地按著,很快地累積了破百張的照片。隨著天色漸明,人潮越來越多,而雪也沒有停的跡象,我打電話叫醒了我的攝影師朋友,希望他能夠來幫我拍些照片。
他搭公車上來了之後,我們便從花鐘往竹子湖的方向前進,一路上,積雪越來越厚,我們也拍得不亦樂乎,冰柱沿著屋簷垂掛而下,隨處可見的雪人則堆滿路旁,大概全台北的人都到山上來了吧。〈延伸閱讀:至少我們曾經存在過:讓每一次的快門、每一趟的旅程,成為紀念自我足跡化作永恆意義〉
特別的回憶,將永駐心中

但也因為是第一次在雪地裡拍照,我並沒有料到相機的電量會掉得那麼快,還好我有準備充足的電池,才得以應付我不停想要捕捉這般奇景的心情,只是我的手指逐漸不聽使喚,我的大腦下令按下快門之後,似乎都要延遲個一秒,才會聽到快門切換的聲音。〈延伸閱讀:享受旅程中的意外驚喜:一份「跨海棒球情」,牽起球星與球迷特殊的情感交流,開啟無國界的鼓勵互動〉
在快到竹子湖時,民宅的老人家說起了過去降雪的故事,那似乎是民國五零年代的時候了,那是他們年輕時的歲月、少年時的時光。
「早上的雪有十公分厚呢!我們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把路給清出來。」一位老人家對我說。
走到了竹子湖的攤販區,買了一瓶從蒸籠裡拿出來的鋁罐咖啡,熱騰騰的溫度,逐漸地讓我因為拍照凍傷的手指恢復了知覺。
在我年老的時候,肯定也會記得這一場雪吧。
本文由「 Psydetective-貓心」撰寫/拍攝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