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學編輯室:
超載的星球,住滿了迷失的心靈。生活看似選擇無限,但擁有再多,心靈卻依然脆弱一切都來不及、不夠多、不夠好。我們困在焦慮裡世界失速,我們活著,該如何不跟著瘋狂?(以下摘錄自《我們住在焦慮星球》一書)
在我探索讓自己的心靈與焦慮星球隔絕的過程中,我開始想像,假設我直接停止使用社群媒體,我會有什麼感覺。所以,我一面想像沒有社群媒體的生活,同時也(呃,對)登入社群媒體尋找答案。

我決定問我的推特追蹤者一個很簡單的大問題:「你覺得社群媒體對你的心理健康是好是壞?」這個問題觸動了大家的神經,我收到兩千多則回覆,他們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圖像。不過,想到這些都是平時有積極使用社群媒體習慣的人,呈現出來的圖像未免略顯負面。我的意思是,假設你拿同樣問題去問習慣看書的人、看電影的人、騎馬的人、爬山的人,大概不會得到這麼正反雜陳的回答。總之,以下是我選出的幾則代表:
社群既是因應措施,也是焦慮原因
艾波.喬伊(April Joy @AprilWaterson)
既是因應措施,也是焦慮的原因。焦慮的時候,可以漫不經心捲動螢幕,隨意讀一些文章分散心思,我覺得還不錯。但同時也有種不斷想貼點什麼的需求,可是貼了又百分之百會受人評判,有這種念頭,心情不會多平靜。

狄恩.史密斯(Dean Smith @deansmith7)
壞。我常常發現我拿自己的漏網鏡頭(孤單、焦慮等等),跟別人的精彩花絮(人緣好、成功等等)比較。我知道那些並不能真實反映他們的人生,但我還是會因此消沉。
R 老師(Miss R! @Fabteachertips)
我發現在心情最低落的時候,我很容易就浪費好幾個小時,一個人躺在床上,滑手機看社群媒體的動態消息。我真的不知道我幹嘛做這種事,明明有那麼多其他更有建設性的事可做。至少我能肯定,社群媒體沒讓我心情好轉!〈延伸閱讀:【時事渲染】我們活在新聞所構成的世界裡:終止媒體審判,吳佳慶醫師:「不要把自己想成是當事人」〉
伊米.萊特(Immi Wright @immi_wright)
我的自殺傾向上升到第五級之後,我就戒臉書了⋯⋯後來我漸漸恢復了自信。我猜是因為臉書常呈現別人理想中的自我。我在推特上只追蹤搖滾歌手和狗狗網站 @dog_rates,所以不再有那麼多自我要煩惱了。
社群能使人的生活產生連結,也能搶走主導權

奇蘭.桑哈(Kieran Sangha @kieran_sangha)
好處是,你可以和明白你感受的人產生連結,壞處是會加深成癮,就像物質濫用,擁有搶走你生活主導權的力量。
海莉.墨菲(Hayley Murphy @hayleym_swvegan)
好。「現實生活」裡沒有人理解我,真的沒.半.個.人。從網路上知道我其實並不孤單,真的救了我一命,我沒誇張。任何工具只要用法錯了都很危險,但用對地方效果驚人。
邦妮.波頓(Bonnie Burton @bonniegrrl)
好壞各半。好處是我很容易就能與啟發我和我景仰的人聯繫。壞處是社群媒體到後來淪為一個騷擾人的平台,因為惡行惡狀都不用擔負後果。
席拉.艾利斯(Shylah Ellis @MsEels)
小時候沒有社群媒體,我真的以為全世界只有我因憂鬱症所苦。我時時覺得被孤立,唯一接觸到的人都對我冷嘲熱諷。社群媒體讓我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好人互動。〈延伸閱讀:現代人越夜越寂寞!BBC 進行全球最大規模「孤獨調查」: 最孤獨的人是…?〉

凱爾.墨瑞(Kyle Murray @TheKyleMurray)
我就在社群媒體公司工作,雖然社群媒體是有優點,但假如有其他方法能與遠方的朋友保持聯絡,我大概會完全避用社群媒體。社群媒體已經被一些可惡的人改成武器了。我從 2004 年開始用臉書,現在多半基於懷舊才把帳號留著。
詹姆斯(James @james___s)
我最近聽到的一句名言:「臉書是大家對朋友說謊的地方,推特是大家向陌生人說實話的地方。」
社群讓我們看見世界,也建造一個虛偽的網路世界
艾比蓋兒.瑞利(Abigail Rieley @abigailrieley)
都有。我在網路上交到真正的朋友,只要你向外求援,那些支持幫助可以是很真實的。但是,假如你心情低落,覺得自己很沒用的時候,社群媒體就像一扇窗戶,讓你看到一個你被排擠在外、格格不入的世界。〈延伸閱讀:戒智慧型手機 10 個月,她發現誰才是真心想聯絡的朋友〉
凱特.利佛(Kate Leaver @kateileaver)
好壞各半,但沒到惡名昭彰。相信透過社群媒體也能經營實在的友誼,對無法出門的人很有幫助。寂寞/憂鬱時能瞥見別人的生活偶爾也有幫助。
傑恩.哈迪(Jayne Hardy @JayneHardy_)
都有,我必須在周圍設立一些好的界線,只要確實維護這些界線,社群媒體就對我有益。

蓋瑞斯.包威爾(Gareth L Powell @garethlpowell)
我是文字工作者,推特就像是辦公室茶水間,我可以在這裡跟朋友和同事聊天。沒有推特,我會覺得與世隔絕。
克萊兒.艾朗(Claire Allan @ClaireAllan)
好壞各半。我是整天在家的文字工作者,社群媒體給我社交互動的機會,可以恢復理智。但我覺得社群媒體過度強調人最好的一面,也愈來愈常突顯人性之惡,這就會增添我的焦慮了。
使用社群必須妥善管理,否則好處永遠大於壞處
雅思敏.阿比德瑪吉(Yassmin Abdel-Magied @yassmin_a)
社群媒體就跟所有事物一樣,可以是好的,但必須妥善管理,讓好處永遠大於壞處。我有些很要好的新朋友就是在推特上認識的。
荷莉.紐頓(Hollie Newton @HollieNuisance)
我喜歡看各種想法和新聞,還有繽紛的照片。我喜歡看朋友最近在忙什麼,與朋友互動。但耗在上面超過幾分鐘⋯⋯我就開始慢慢覺得,我是個格格不入的小蝦米。
柯爾.莫頓(Cole Moreton @colemoreton)
不好。社群媒體會擾亂我的情緒,把我拖入憤怒爭辯裡,不久我就會開始反感,想刪帳號。然後同樣的事又再度循環。

瑞秋.霍金斯(Rachel Hawkins @ourrachblogs)
好壞各半。Instagram 讓我嫉妒。臉書讓我憤怒,推特有時候讓我焦慮不已。
卡特.布朗(Kat Brown @katbrown)
都有。我從中收穫很多(工作、歡笑、朋友、人際交流),但我知道我的注意力已經完全改變了。我的焦點常常擺在線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接下來還能發生什麼事?新聞+多巴胺=嘆氣聲。
奈吉歐.庫柏(Nigel Jay Cooper @nijay)
有時候會讓人覺得身在擠滿人的房間裡,大家只顧互相大呼小叫,沒人願意傾聽,讓我不得不退開⋯⋯但也方便人建立連結,有助人的一面,也有群體歸屬感。我覺得智慧型手機「不離手」這部分對我影響比較大。我得想辦法制定時間,強迫自己放下手機,專心面對周遭的現實世界,別只顧著虛擬世界。我個人覺得,能不能做好這一點,是不被社群媒體吞沒的關鍵。
主圖來源: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