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會說話?聊天時,並非只有沒話聊會造成場面尷尬,更令人難受的是有一方持續喋喋不休,不給對方發表意見的空間。許多人都會有誤解,認為談話時「話愈多,雙方就能愈熱絡」,理論看似沒錯,實際情形卻得依據話題本身來判定,若都是某方在發言,佔奪他人回應的餘地,這樣的行為恐怕不叫找話題,純粹是不在意他人的話撈表現。
避免打斷對方,自顧自曉以大義

你是否遇過當自己正在闡釋某項論點時,談話的另一方急於打斷、反駁你,並開始闡釋自身理念與所認定看法的經驗?其實,若被打斷的當下是一段終結點,反而能讓聊天維持挺不錯的熱度與頻率,一來一往不會冷場。但如果你的話尚未說完,對方就急忙切入並忽視你原先想表達的內容,那想必是讓人不怎麼高興的體驗。
編輯認為,會在話題中途打斷他人發言的人,通常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插隊」,反倒會認為這是顯示自身博學與才智的時刻,才會視自己欲表達的道理比對方想講的更重要,進而硬生生插入話題。而這,並不是個好現象。(延伸閱讀:聊天不是隨便講就好!掌握 4 種聰明說話法,輕鬆拉近人際距離)
時刻留意談話對象的反應

有些人其實不是故意要插對方的話,只是時機沒有掌握好,或話出口前沒想太多,才會讓人誤解,那該怎麼辦?其實有個簡單又平易近人的解套方法,那就是「隨時注意對方的反應」。雖然用腦聊天也不錯,讓人感覺自己很聰明,但畢竟與你對話的是活生生的人,要與人良好交流,「用心」才是王道。
若有用心聊天,即便不小心打斷對方發言也能馬上察覺,這是因為你在意對方的感受,因此當他面露尷尬或眼神飄忽,你第一時間就能發現,並且檢討改善問題所在。倘若能力所及,聊天時「心腦並用」絕對是更棒的選項,讓你顧及談話對象之餘,還能在回應中展露機靈,讓人感到與你聊天彷彿如沐春風。(延伸閱讀:到底會不會聊天!為什麼「社交冏星人」總是一開口就變句點王?)
話題王與話撈的界線其實很模糊,單靠發話量來衡量並不夠,還需取決於談話對象的神情、回應態度、內容等反饋,來檢視自己的聊天模式是否能讓對方接受。另外還有一大重點在於,過程中你是否有用心,顧慮他人感受。(延伸閱讀:與人交流好困難?想當個有溫度的人,就先從凝視對方的雙眼開始)
主圖來源:Pexels@Adrienn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