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學編輯室:
楚尼克博士在 1970 年代發明著名的「面無表情實驗」。他發現,寶寶不用人教,也會去主動引起照顧者的注意,嘗試修復關係。這個實驗大大轉變了我們對人性的觀念。原來修復關係是人的天生技能,除了重拾人與人的連結,還能夠讓自己找回解決問題的信心,把過去的負面感受轉變為正向情緒。從失和到復合的過程中,心靈會更加茁壯,在遇到壓力與創傷時更有韌性。不誇張地說,混亂失序才是強化人際關係的關鍵。——此篇文章摘錄自《關係修復力:心理學大師教你從衝突、裂痕中培養更高的適應力,重拾人與人的連結》
職場中犯錯後,讓工作更完美

接觸新工作勢必要花時間摸清規則,而且絕對免不了犯錯出糗。有些職場文化相當鼓勵員工犯錯,從中吸取教訓然後繼續前進。
艾略特是社會新鮮人,剛進入一間劇團的技術組工作,他成日擔心自己會因為出錯而搞砸飯碗。
上工十天後,艾略特的惡夢成真了。
新劇需要一個超大櫃子,於是他和技術組同事菲爾把它從倉儲大樓運到片場。他們把櫃子綁在卡車上,誰知道半路上它開始傾斜。菲爾把車停在路邊,艾略特趕緊下車去拉住繩索,可是他力氣不夠,在重力加速度下,沒幾秒就滾下貨車了。只見一塊板子掉在幾尺遠的地方,另一側的木板還撞出一道凹痕,這簡直把他們嚇壞了。
所幸櫃子沒有摔得稀巴爛,他們重新把它綁上貨車然後運到片場。他們支支吾吾地交代事情始末,老闆一氣之下說:「你們幹了什麼好事?」但他馬上發現自己太激動了,趕緊補了一句:「這種事我也幹過不止一次。」他蠻不在乎地聳聳肩,彷彿這只是個微不足道的意外從那一刻起,艾略特覺得自己儼然是團隊的一份子。
雖然犯了錯,他和同事一起扛下來了,也發現犯錯的「後果」沒那麼嚴重。他深刻體會到,自己屬於劇場技術組的一員。他越來越投入,更覺得自己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他承擔更多責任後,團隊的整體效率也大幅提升了。〈延伸閱讀:職場中如何與上司良好溝通:試著在拋出問題前先想好問題的目的,節省時間也能增加個人邏輯力〉
能夠享受團隊合作的人,也更能獨立完成工作

在職場上,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每個人對衝突的容忍度不盡相同。有些人不大喜歡跟同事一來一往、交流討論;有些人習慣找同事設法解決問題。
其實,能夠享受團隊合作的人,也更能獨立完成工作。不過如果上司過於剛愎自用,員工就很難對職場產生歸屬感。拿亞瑟為例,他是一家新創公司的管理高層,最近公司打算拓展新業務,而多年老友賽斯正好是那方面的熟手,所以亞瑟大力挖角,請他過來一起打拼。
賽斯對於在朋友底下做事多少有點遲疑,不過最後還是放下顧慮,順從內心的渴望,抓住機會踏出舒適圈,期盼能與新同事激盪出不同火花,進而有所成長。過去賽斯和亞瑟常常相約組隊去玩飛盤,他們對彼此很包容,也很享受這個競賽遊戲。不久後,賽斯發現亞瑟從職場上學會了另一套規則,整個人都變了。亞瑟的直屬上司就是這家公司的老闆,個子不高,管理風格倒是相當「高壓」。〈延伸閱讀:「在職中努力,待業時精進專業能力」:好還要更好不是口號,是職場求生之道〉
老闆一言一行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不鼓勵對話,也不喜歡員工有不同意見,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這種階級分明的職場文化滲透公司各個部門,現在亞瑟多了一個下屬,就算這個人是自己的多年好友,也跟他保持距離。有一段時間,賽斯還能適應與亞瑟共事,兩人有商有量還算能互相體諒。
誰知道某天副總無預警離職,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導致公司的權力結構失去平衡,亞瑟和賽斯的從屬關係頓時變得明顯、黑白分明。亞瑟非得掌控賽斯的一舉一動,久而久之,賽斯便看清,自己在這裡沒有進步空間,便辭去了工作。〈延伸閱讀:翻轉倦怠的職場日常!工作隸屬人生,而我們都有權利把人生過好〉
賽斯搬家後找到了更適合的棲身之所,在那裡他可以放心大展身手。前公司的問題亞瑟沒發現,賽斯卻看得明白。那邊的職場文化不能忍受分歧與不同意見,所以欠缺活水源流,無法成長茁壯,自然無法生存。
事實證明,賽斯的看法沒錯,亞瑟的公司沒幾年後就倒閉了。

主圖來源:《未生》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