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職場中如何與上司良好溝通:試著在拋出問題前先想好問題的目的,節省時間也能增加個人邏輯力

by ANITA CHENG
2021-03-08

身處職場,許多人都會經常性地面對一項問題:「究竟如何拿捏與上司溝通時的應對進退?」首先,日常談話應當最頻繁發生於被交付工作事項與匯報業務進度,此時的溝通重心應著重於雙方的問答間,當上司詢問時,條理分明地回答相關問題想必是基本功,然而也別忘記除了「答」之外,關於如何「問」,也是不可或缺的職場細節之一。

從問題就能看出你的思考邏輯

圖片來源:《明察小會計》劇照

有時,透過問句就能稍微釐清一個人的思考脈絡,例如當上司交付工作事項時,若你關注、深入提問的是流程規劃、資源配置運用、此項目預計達成的目標、負責聯絡的窗口或期望完成的日期等,由於上述詢問的皆攸關工作本身且看似對細節有高度掌握,因此我們或許能夠快速下個結論:你能聽懂上司的交付事項並且清楚該如何完成。

即使這樣的結論很可能是錯的,就算你根本沒有把握、茫然於該如何執行,但卻也能夠在這樣的提問確認來回之中,塑造出上述形象,這也是為何「臨危不亂地問對問題」如此重要的原因,是相當好用的職場利器。(延伸閱讀:職場上,專業知識只是基本配備:別當只出一張嘴的專家,將批評轉為有建設性的改善方案)

釐清想透過提問得到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派遣女醫》劇照

發問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究竟想透過提問得到哪些資訊的反饋。問一些具體實際且有助於想法碰撞的問題,不要問些無關緊要又或是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例如推託給其他同事,又或者不解釋理由就直說自己沒辦法,這會使你看起來像是一點功課也沒做、一點想法也沒有,即便你是無心的,但在忙碌且時間有限的上司眼中,你看起來也就會像是「無心的」,對工作沒有心的意思。(延伸閱讀:說錯話比不說話還糟糕!從生活、職場中常見的應對練習「換句話說」的技巧,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這話貌似過於嚴重,但其實,只要在每次發問前都以「帶有目的性地想透過問題換取想得知的訊息」的心態,就能很輕鬆地避免上述誤會,除此之外你也能透過提問有所收穫,讓問題不再只是敷衍般地被提出,而是有意識地詢問。(延伸閱讀:「改變自己,才能發揮影響力」:透過《QBQ 問題背後的問題》,培養職場個人擔當)

 

拋出問題前,先想好透過發問想獲得怎樣的「End Goal」,除了節省溝通的時間,或許也能一定程度加速你的思考效能喔。

 

主圖來源:《明察小會計》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相關

ANITA CHENG

ANITA CHENG

喜歡自由、自適自在;如果文字是披風,想像力是超能力,我想要當個超人

相關文章

大人需要的一首歌!徐佳瑩《行走的魚》:面對世界不勇敢也沒關係
勵志小品

大人需要的一首歌!徐佳瑩《行走的魚》:面對世界不勇敢也沒關係

...

by Jenny Chou
2023-12-05
給照顧者:面對認不得自己的家人,試著練習調節的 4 個建議
勵志小品

給照顧者:面對認不得自己的家人,試著練習調節的 4 個建議

...

by 優活健康網
2023-11-14

類別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影評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by Albert Wang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7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美食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by ichiro Chen
2023-12-06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