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是現代人非常常見的一個毛病。輕微的還好,但如果嚴重起來,則有可能影響到生活作息,全身上下也十分不舒服,叫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而引起腰痠背痛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本次,《女子學》團隊邀請了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一一解說造成這項「文明困擾」的原因吧!
擺脫「5 不」,減緩身體痠痛

簡文仁老師表示,20 幾年來,自己遇過無數的病人來門診詢問過腰痠背痛的問題,在他長期的觀察下,發現都是一些生活上的壞習慣所造成,因此他便整理成所謂的「5 不」,供大家參考:
1. 姿勢不對:舉凡坐姿、站姿不正確,造成腰椎附近的肌肉受到過大的壓力或扭力,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所產生的痠痛問題。
2. 用力不當:通常見於運動傷害,或是在運動前沒有熱身而造成的腰痠背痛。
3. 肌力不足:這是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由於工作、家庭忙碌,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便會肌力流失。當運動量太少,只要有些許的壓力,就很容易受傷或痠痛。

4. 久滯不動:常見於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有時候忙起來就坐在位子上好幾個小時,沒有時間起身走動、伸展,久而久之,腰痠背痛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5. 勞勞不休:這裡指的是職業傷害。像搬家工人、建築工人,長時間受到重物壓迫而導致,便比較難避免;就算不是重工作,一直重複同樣洞做,也有造成累積性傷害。(延伸閱讀:頭痛是隱藏性疾病的常見症狀?中醫提醒:若伴隨耳鳴現象,有可能是因為「肝火旺」!)
時時提醒自己:長高 2 公分
簡文仁老師強調,既然知道引起痠痛的原因,就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調整與習慣。像他就常常提醒自己,不論坐著或站著的時候都要「長高 2 公分」,讓肌肉撐起來,減少腰椎的受力。

尤其坐姿不對時,對脊椎的傷害很大,因為脊椎本來就有一個弧度,故許多椅子的背後會有符合人體工學的靠背,撐住我們的腰椎避免受傷。因此,當坐姿過於放鬆,或者長時間呈現「低頭族」的狀態,腰痠背痛就會更容易找上門。除了「長高 2 公分」的重點外,簡文仁老師也提出了正確坐姿的 4 個原則:
1. 頭有枕:頭部可靠住椅背。
2. 肘有撐:手肘有支撐,肩膀就可以放鬆。
3. 背有靠:靠著背部,減輕腰椎壓力。
4. 腳有踏:讓全身的壓力能有地方釋放。
事實上,我們以為在放鬆,往往都是造成腰背痛的主要元凶,所以不管再坐姿還是站姿,都需要養成習慣,痠痛才有機會慢慢遠離。(延伸閱讀:立刻追蹤美女健身教練,跟著姜賢京 3 招徒手訓練激瘦)
磁力貼、貼布哪一個好?

而針對痠痛的問題,相信有不少人會選擇市面上販售的貼布或磁力貼來緩解不適感,在使用上是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簡文仁老師說明,就磁力貼而言,「磁」本身確實對人體的細胞會有影響,但對於緩解痠痛的功效,醫學上尚未經過證實,建議大家可以自行斟酌;另外,貼布的部分要記得不要貼太大片、貼太久,否則有可能會早成藥物吸收過量或皮膚過敏的反效果。(延伸閱讀:流汗多不代表有消耗熱量?營養師解析:「心跳快慢反而是關鍵!」)
看到這裡,是不是和編輯一樣趕緊觀察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確呢?簡文仁老師強調緩解痠痛必須要學會放鬆、按摩、伸展、強化,從習慣開始修正,只要健康,自然就不會有痠痛!
主圖來源:Pexels@Tranmautritam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