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自己熟悉的舒適圈後,心裡是有些無所適從,卻有種說不出的快活。」撕下成熟女人的標籤,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好像很理性,不需要做事看起來很精明,不需要總是很善解人意。
這才想起從前被別人稱讚懂事,小時候總會懞懞懂懂地欣喜個三五天,殊不知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誇獎逐漸變質,成了另類的包袱與枷鎖,牢牢將妳捆綁住。假如沒有端出以往的好成績,似乎就不那麼懂事了,看著眼前一道道不可違抗的聖旨,才驚覺自己太早就失去「任性妄為」的權利。
停下腳步,找到真正屬於妳的節奏

出社會後,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大展身手,在每份工作中獲得主管青睞、同事們的喝采,以為這一路走來還算順利,是因為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還有上天的眷顧。可是走著走著,腦袋逐漸有點混亂,腳步逐漸有點沈重,抬頭竟發現自己在都市叢林裡迷了路。〈延伸閱讀:女人的深夜哲學:30 歲以後,我才學會了如何對自己誠實〉
「前一分鐘還喜孜孜,下一秒就悵然若失,至始至終不明白自己為何在這裡。」談工作,達到了先前訂下的每個小目標,有了更好的待遇與條件,卻始終無法發自內心為自己鼓掌。這才開始思考原因,是否該傾聽內在無聲的吶喊,而不是「盲」著遵循社會上那些外顯的準則。
與舒適圈背道而馳,心反而變得踏實

「已經不是小女孩的年紀,還能任性嗎?」早晨醒來,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以這句疑問做為一天的開端,似乎成了某種固定儀式。檢視成熟女人應該要有的每項標竿,再細數自己符合的條件,某種程度上,這毫無疑問是對自信心的一種摧殘。〈延伸閱讀:一定要符合社會期待嗎?年屆 30 她在結婚和夢想中,選擇了環遊世界〉
或許停止對自己進行各種「社會評估」,便是忠於內心的第一步吧!於是深夜裡,決心拋開職場框架,從舒適圈出走,毅然決然帶上這份迷惘,踏上未知的道路。原以為會浮現的焦慮不安都沒發生,取而代之是心中的踏實。飄搖的樹葉不再聞風飛舞,轉而實踐內心深處渴求落地的小小願望。
聽從心底的聲音,每一天都充滿樂趣

「今天起,我們儘管任性好嗎?」離開穩定的環境,工作與生活如同波浪般起伏不定,當週遭腳步無比匆忙,「慢」幾乎成了他人眼中懶散與消極的代名詞。那種旁人不會明講,但三天兩頭總有人暗示妳是否過於衝動的狀態。
有時,我們必須略過眾人的目光,才能更靠近自己。慢下來,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空白,無須急於將它填滿,想想沒有學完的那支舞、沒有讀完的那本書、沒有畫完的那幅畫,將為我們下一步的生活計畫點上冒號,只需帶著女人的任性,樂在其中。〈延伸閱讀:長大後才懂的 3 件幸福小事:藏在日常裡的平凡小確幸,我們能活在當下就是一份奇蹟〉
30 歲這一年,妳依舊有權利任性,也相信自己同時擁有承擔迷惘的勇氣。或許不符社會期待那般的成熟穩重,不像歷經職場洗禮後的精明能幹,也沒有出社會數年下來應有的社經地位。但無論如何,我們仍保有真真切切的,完整的自己。
主圖來源:Pexels@Sirirak Boonruangjak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