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紅遍大街小巷的日文四字熟語「一生懸命」,藉以表達日本的職人為了一件事情,不斷地嘗試、努力,拼了命也要做好的決心;而「一生懸命」原本應是寫做「一所懸命」,意指日本武士受封領土後,便把自己的生命、熱情全都投入在這塊土地上,但之後因為唸法、語音相近,則慢慢誤為流傳為「一生懸命」。
你呢?在忙碌的生活中、看不見盡頭的人生裡,那一件值得你奮不顧身努力的事情是什麼?我們常常覺得日常總是庸庸碌碌、工作沒有成就感、對未來缺乏目標,日復一日就好像一抹虛無飄渺的青煙,隨著風到處流浪。雖說,不見得非得要「胸懷大志」才叫做成功,但世界上有這麼多有趣的事情,說是興趣也好、助人的心也罷,尋找一個確定的目標然後努力著,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可以是天賦,也可以後天培養

時常看到有許多人,在某部分就是特別專精。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才能確實是天賦使然,的確也可以成為追求夢想上的一大助力,但這並不表示,沒有先天上優良的條件,就沒有追尋理想的選擇。〈延伸閱讀:努力就是件值得驕傲的事!認真生活不只為了成就,更是一種積極看世界的方式〉
每個人都有興趣,也都有喜歡做的事、擅長做的事。既然如此,再深入自己拿手的領域、精益求精,學習不同面向的觀點和思考模式,不算太困難吧?或者,透過學生時代的啟發、未來工作的取向,絕對能夠挖掘某些自己特別有感、特別想做的事情,當喜好明確後,接下來的路就不會太難走。
疲乏是人之常情,適時休息是必要的

無論多擅長、多拿手,總會有彈性疲乏、什麼都不想做、沒有任何想法的時候;當這般窘境發生時,切記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第一時間應該先適度放鬆,讓身心獲得充分的休息,充充電後再出發也不遲。〈延伸閱讀:累了,不妨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藉由一步步的反思,用不同角度看待挫折與挑戰〉
許多完美主義的人,都有「習慣性急迫」的壞習慣,認為既然是自己擅長的事情,怎麼可能做不出來。於是,硬是腦盡腦汁、想破頭也要把事情做完,可能便會導致出現不滿意的成品,或是陷入一改再改的痛苦輪迴中!因此,找時間讓自己放空、歸零,對維持才能的品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懸命其實也是一種自律

那麼,追求「一生懸命」的定性又是為了什麼呢?
除了人生有一個確切的方向之外,在保有個人專長、悉心學習的過程裡,其實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一種自律的方式。自律,可以幫助我們在繁亂的生活理出頭緒,也可以在努力之中磨練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堅強、能應對各項事物的人,無形中不但提升了個人的抗壓性,對許多面向更會有不一樣的領悟或詮釋。〈延伸閱讀:What is「Googleyness」?藉由認識 Google 企業精神,強化個人的職場人格魅力〉
對編輯來說,從其他角度看「一生懸命」,也好像是在捫心自問:「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知不知道自己是誰?」就好像在很多選擇裡面,重新湊合出一個又一個的飽滿元素,而這些元素,將來便會成為自己人生路上最大的後備戰力!
主圖來源:《人際關係事務所》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