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接受多久的通勤時間呢?不少上班族最大的願望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現實卻往往令人失望。近日就有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己每天上班都要通勤 1.5 小時,除了在車上無法做自己的事,更令人感到疲累,讓她不禁想問廣大鄉民們:「通勤超過 1 個小時會想離職嗎」?
天天通勤 90 分鐘該離職嗎?過來人點出 2 大關鍵判斷

以雙北地區來說,儘管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相當方便,但若碰到上下班的通勤尖峰,加上捷運轉乘公車或是捷運換線等,每天通勤超過 1 小時的人真的不少!
為此,知名社群平台「Dcard」就有一名女大生分享,自己每天上班都要搭乘「公車+捷運+捷運換線+公車」,這樣就要花掉 1 個半小時的時間。雖然不少乘客都會利用通勤時間來補眠、看書、追劇等,但是大多數時間都是人擠人,讓她覺得做其他事品質很差,也沒辦法享受在其中,「偶爾覺得滿浪費生命的」。
但另一方面,她也覺得因為「通勤時間太久」這個理由離職好像不是很必要,因此「想問大家通勤都是多久時間?要是超過 1 個小時會想離職嗎?」
對此,就有過來人出面表示,建議可以從「住家位置」及「工作薪資」作為考量的標準,並透露:「我覺得先看你住哪,再來看工作值不值得你這樣通勤,像我是基隆人(住家裡)基隆大概 80% 的上班族都是通勤吧!」
另外,也有網友留言分享,「看薪水,低於 3 萬的我認為沒有通勤的價值」、「騎車半小時就覺得厭世到爆」、「如果自己開車大概能壓到 40~45 分鐘,一切都要看工作值不值得」、「在找工作的時候就以公車 30 分鐘能到達為目標在挑選,先選距離再選薪資,不然再高薪都會過得不開心」。〈延伸閱讀:面對工作,你異化了嗎?除了錢,日以繼夜的勞動價值還剩什麼〉
每日通勤時間多久才合理?研究:多 20 分鐘堪比被大幅扣薪

事實上,每天通勤到公司這段舟車勞頓的過程,不僅真的會對大家的情緒產生影響,甚至也同時侵蝕著你我的身心靈。
根據外媒《Business Insider》報導,西英格蘭大學曾針對 2.6 萬名受試者進行長達 5 年的追蹤,每天通勤時間只要增加 20 分鐘,對於人們情緒的影響就等同於遭減薪 19%。以原本月薪 5 萬元的台灣上班族為例,就如同每月硬生生少了 9,500 元的薪水,情緒受影響的程度非同小可。〈延伸閱讀:「你為什麼想要這份工作?」:用「這兩個」問題,幫助自己快速釐清職涯展望〉
除此之外,看似不起眼的通勤時間其實與大家的快樂程度也有極大的關聯性,另一篇由《哈佛商業評論》刊載的報導就指出,通勤時間帶來的心理壓力,譬如:每天要計算路程耗費的時間、塞在車陣中的焦躁感等,甚至比實際工作內容的壓力還大!〈延伸閱讀:生活再忙也別忘了留空間給自己:想想除了工作之外,還有什麼是你喜歡做的?〉
主圖來源: IG @huang_shun_hsuan
文章出處:518 職場熊報/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