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你為什麼想要這份工作?」:用「這兩個」問題,幫助自己快速釐清職涯展望

by ANITA CHENG
2020-12-21

在應徵一份工作前,你有辦法列出自己之所以投遞履歷的原因嗎?撇除自身專業技能、薪資收入等條件,你是否能再更具體描述其餘的附加因素?譬如參與得以發揮自身所長的專案,或期許在一次次實戰中將原有專長磨練得更鋒利,這些都可能是當下難以察覺,但無形間使你對欲應徵職務產生興趣的原因。或許,求職時除了觀察表面的職務描述與待遇,可接續問自己兩個問題:

你預計從這份工作中帶走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Unsplash@wildlittlethingsphoto

當我們在抉擇日後的工作時,通常都會對於眼前的選擇抱有期待。這些期待不一定是工作本身,而是對於「選擇這份工作後,它可能帶給我的任何事物」感到嚮往。例如期許工作收入帶來生活穩定,期許工作上的挑戰能豐富閱歷,期許學習業界獨有的專門技術,又或是期許能在日後獲得升遷賞識。種種期待加總而成,促使你做出每次投遞履歷的選擇;也是在這屢次的選擇中,把欲追求的工作形式整理得更清楚,好在下次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抉擇。(延伸閱讀:「找到工作前,先找到自己」:準備求職前,你應該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我希望未來從這份工作中收穫什麼?」求職前帶著這個問題出發,是提醒自己別為了快速找到工作,導致最終選擇偏離原先計畫好的軌道。除此之外,也是先為日後的就職條件劃設底線,避免單靠一時感覺與表層因素來挑選就職環境。(延伸閱讀:「成就,是由一次次目標的達成累積而成」:設立工作上欲達成的目標,賦予努力系統化的意義)

其中是否涵蓋對自我的職涯發展期許

圖片來源:Unsplash@linkedinsalesnavigator

求職前一定會瀏覽大量與職缺相關的資訊,在觀察期間我們會發現,某些職務只能在產業內單線垂直發展,某些則能夠跨域發揮,而某些卻只能在平行的點與點間流動。這時就可以來看看,接下來要應徵的職務屬於上述哪一種,而自身的職涯的展望又是哪一種?

之所以要先確認,是因為雖然每份工作理論上都是各自獨立,但實際上卻經常會相互連接,到最後形成有脈絡可循的職業發展生涯。因此在求職前,除了釐清想從接下來的工作中獲得什麼,也可以問問自己在做出選擇時,無形中是否已概括了對自我的職涯發展期許。若有,那是個不錯的開場,表示你對未來的規劃已有了基礎想像;而若沒有,那也挺有趣,可以期待日後的自己會產生怎樣的化學變化。(延伸閱讀:翻轉倦怠的職場日常!工作隸屬人生,而我們都有權利把人生過好)

 

知道自己之所以想要眼下這份工作的好處,在於知道後,你可以有更具體的列表評估工作前後的想像哪裡不同,以及充分審視與檢討的空間,以免日後再有類似的誤會產生,或者從中詮釋出更多樂趣。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相關

ANITA CHENG

ANITA CHENG

喜歡自由、自適自在;如果文字是披風,想像力是超能力,我想要當個超人

相關文章

先別自我否定!3 招擺脫情緒失控,遠離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勵志小品

先別自我否定!3 招擺脫情緒失控,遠離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

by 香港01
2023-09-21
田馥甄 X 許光漢《一日》:溫柔唱出踏實感動,日子總會有明亮的時候
自我覺察

田馥甄 X 許光漢《一日》:溫柔唱出踏實感動,日子總會有明亮的時候

...

by Jenny Chou
2023-09-06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樂生活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by 風傳媒
2023-09-28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Going Green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by ichiro Chen
2023-09-28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書籍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by Conan
2023-09-27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影評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by Albert Wang
2023-09-27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