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要上班總是胸悶、喘不過氣,甚至焦慮不已嗎?小心「職業倦怠」已經找上你了!當你懷疑自己有工作倦怠得情況出現,就應該要及早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整理生活與工作的方式,並試著自己著手擺脫工作感疲倦感,才避免問題持續惡化及身心疾病找上門。
職業倦怠竟是國際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019 年首度將「職業倦怠」納入《國際疾病分類》中,並定義為一種長期無法妥善管理工作壓力的疾病,針對因長期工作壓力而導致的身心症狀。主要症狀包含能量耗竭或有疲憊感、產生與工作相關的消極情緒、專業效能降低等,嚴重時只要想到明天上班就睡不著(壓力太大啦)。〈延伸閱讀:悄然無息而來的倦怠感,不明就裡的我們不必心慌,5 個習慣祛除身體濕氣,找回失去的活力〉
平均 85% 的上班族經歷過職業倦怠

事實上,平均 85% 的上班族都經歷過職業倦怠的初期症狀,像是不想上班、不想要見到任何人、食慾下降、想到工作就徬徨不安,甚至認為到個人成就感降低便陷入焦慮、情緒耗竭失去熱情,這些都算是憂鬱來臨前大腦悄悄發出的信號,告訴大家身體響起警示燈啦(驚恐)!你覺得的勞累,其實不是真的身體很累,而是「腦累」,注意只要發現出現注意力發散、工作產能大幅降低、做事總是提不起勁,小心「腦累」已經找上你, 接著教大家怎麼擺脫倦怠期。〈延伸閱讀:不論工作還是生活,最近一直處於「倦怠期」?試試這 6 種方法來為疲憊心靈填上休止符吧!〉
1. 重拾工作熱情與意義

面對永無止境的工作疲倦期,還記得當初滿腔熱血想要進入公司的模樣嗎?這麼多類型的工作,為什麼唯獨想要選擇這份呢?每當遇到疲倦期出現時,不妨可以回頭思考當時的「初衷」是什麼,以及現在忙碌的工作,是否為達成初衷的必經之路。轉念想也許現在碰上的困難,只是為了完成目標的一些小挑戰,只要找回初衷,要克服職業倦怠也不是件難事。〈延伸閱讀:不想上班只想發懶!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產品,掌握主動權找回對工作的熱情〉
2. 發展新的興趣

無論上班、下班總是想著工作進度,讓你心慌慌不舒服,甚至失去熱情嗎?若在工作穩定的情況下,可以試著發展新的興趣,像是美甲課程、學習語言、攝影、運動、踏青等,暫時遠離工作的壓力,也許斜槓生活可以帶給自己更多的成就感!而新興趣也許能讓你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多一份放鬆時的靠山,還能大幅降低不想工作的心情。
3. 給自己長假,補充能量

都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當工作允許時,不妨給自己放個長假,暫時遠離工作環境,透過暫時的休息來修復疲倦感,進而補充能量,也能獲得更多工作動力。編輯提醒,休假時別再煩惱職場上的大小事,出門走走或是跟朋友來場旅遊,好好沉浸在假期中,休養一下吧!
4. 微微放空與休息

上面提到給自己一個長假,接下來要講的是,微微放空與休息,在工作期間當覺得疲倦感來襲,可以短暫起身走動、看看窗外、吃個點心,或是利用午餐休息時間在公司附近的巷子繞一圈,暫時忘記工作壓力,深呼吸幫自己打打氣,再重返工作崗位,這時會發現自己的精神與狀態會比較好喔!
5. 下班後請選擇「關機」

雖然說現代人的無法跟科技脫離,但如果下班後還是持續不斷的滑著手機、用著電腦,身體自然就會認為依舊是在上班階段,而無法輕易放鬆,也無法正常切換上、下班模式;為了解決這個情況,編輯建議下班時,可以藉由做家事、好好吃飯、閱讀或是冥想,來整理、清空腦袋的記憶體,才恢復身體的最佳狀況喔!
主圖來源:《20 世紀少女》劇照(左)、pexels@Andre Furtado(右上)、《社內相親》劇照(右下)
本文內容由 Bella儂儂 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