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的文化藝術風氣有多興盛?作為歐洲首屈一指文藝氣息濃厚的國度,奧地利共有 196 家公立博物館、176 家私人博物館、92 家現代和當代藝術畫廊、400 家戲劇院、7 家歌劇院。從 13 歲就到奧地利留學的台灣鋼琴家楊佳恬,以她所居住的城市格拉茲(Graz)為例,光是市立歌劇院一年就有 400 多場表演,包括音樂演奏會、相聲、戲劇、舞蹈表演等,由於各劇院間競爭激烈,各家為了搶客一年到頭大打促銷戰,因此票價都十分平易近人,有的甚至比看一場電影還便宜。(延伸閱讀:來自屏東的「新奧地利之女」,她成歐盟唯一台灣親善大使,用音樂做外交!)

藝文表演不怕沒人看,就怕看不完!
「何必花錢去看 3D 電影,花同樣的錢去戲劇院就可以看到 4D 版了!」楊佳恬開玩笑的說,平時她的休閒娛樂就是比較各大戲劇院、音樂廳的套票促銷優惠哪個划算,對於當地人來說,看表演並不是王公貴族的上流活動,而是一般平民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連鄉下的阿公阿嬤也會揪團包遊覽車進城來看表演。

奧地利人愛「相聲」?表演登萬人足球場
由於奧地利商店大部分在晚上六點準時打烊,星期六甚至只營業到中午,店家就紛紛關門休息去,享受假日難得的清閒,因此楊佳恬笑,「如果台灣人到當地應該會無聊死!」但也是因為多出了大把的休閒時光,晚上的劇場總是人滿為患,極重視家庭關係的奧地利人,會攜家帶眷前往戲劇院、音樂廳,挑場表演享受充實的夜晚;除此之外,當地也流行欣賞「單口相聲」,表演者會準備有趣的段子,並添加一些政治、時事等笑料,在台上聲色俱佳的演出。(延伸閱讀:最幸福國度!奧地利國定假日多,老闆還會勸員工休假去?)

這種相聲表演在德國、奧地利之間盛行已久,楊佳恬說,許多知名的相聲家宛如大明星般,售票不但瞬間秒殺,還在容納五六萬人的足球場上演出,充滿有如巨星般的光環。有趣的是,因為奧地利人愛聊政治,所以段子中也都有諷刺政客的橋段。「其實單口相聲是從小酒館文化出來的,雖然如今已經是登上國家殿堂演出的水準,但至今在餐廳酒館中還是可以看得到,有一些餐廳甚至有自己的小劇場,讓客人在開演前盡情享受美食,用餐完後就能順便看表演。」
比莫札特還紅!格拉茲名人竟是「他」?
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維也納,格拉茲對於觀光客來說相較冷門,但其實文化活動同樣繁榮的格拉茲是奧地利第二大城,但因地理位置偏南的關係,在交通樞紐上離旅遊觀光蓬勃的西部地區較為不便,由於受到南歐義大利與巴爾幹半島的文化影響,這座城市有著屬於自己的閒適步伐,多了些優游自得的氛圍。

說到格拉茲的名人,楊佳恬竟提到了一個讓人難以產生聯想的好萊塢巨星-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出生於離格拉茲約 2 英里的農業小鎮塔爾(Thal),阿諾在當選加州州長時,家鄉父老欣喜若狂,將他封為「奧地利之光」,當地人也大呼:「奧地利最知名的人不再是莫札特而是阿諾!」他的老家被改建成「阿諾博物館」,展示一些阿諾成為健美先生前所使用的重量訓練器材。「可能是因為這城市難得出一位名人,所以只要能讓他跟格拉茲沾上邊大家都很驕傲!」
一邊笑談格拉茲人的樸實可愛,也道出格拉茲人的小小自卑感,居住在奧地利長達 25 年,歷經年少時徬徨的身分價值認同,如今的楊佳恬已能大聲的說:「我是奧地利人,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台灣人。」除了擔任鋼琴老師、德文媒體專欄寫作,幾年前楊佳恬也和幾個藝術圈的朋友一起創立了新媒體公司,主要替當地文化活動行銷包裝,從藝術人的角度,幫助資源較為缺乏的新創公司以及年輕藝術家。身為團隊中唯一一位德語非母語的她,卻是擔綱編輯撰寫文章的角色,「因為我的外貌會讓人有刻板印象,所以一定要比別人更努力!」(延伸閱讀:當鋼琴家不能再彈琴?她以「堅韌」與「感恩」譜寫生命樂章!)

在 35 前她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出書、靠撰寫文字養活自己、到各國演奏,並為台灣和奧地利貢獻所長、讓學生都能喜愛音樂,如今楊佳恬都已遠遠超越,接下來的路,她希望能走得慢一點,以格拉茲人優閒的徐緩步伐,踏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
主圖來源: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