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周邊是人的常見行為,看著捷運上人們的百般姿態,聽著鄰桌與自己毫無相干的對話,我們總是不自覺被外界的人事物吸引著,更是充滿好奇心。不過這種熱切,大多數人卻不曾放在自己身上,甚至連一點關注也不給。
《四時瑜伽》是柯采岑記下的瑜伽練習收穫,也許跟著她的步伐,我們也能把目光轉到專注於自己,學著靜心地去處理體內的戰爭。
在失去中學習

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明白某些東西的重要性。書中講述有次柯采岑因腸胃炎,而不太能吃東西,她覺得少了許多快樂的源頭,在那些日子裡便開始培養一些新的快樂習慣,也試著小口小口地吃飯,很慢很慢地喝湯,最後對於「能吃」這件事情,她充滿感謝。
記得幾年前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況,因太投入於工作之中,而失去了健康,也沒了快樂,在那些什麼都無法做的日子裡,復健般地反思過去的生活,然後一點一點地去做調整,逐漸讓人生回到軌道上,就像書中所說的:「先有覺察,就能調整,於是開始不同,瑜伽本是如此,跟人生一樣。沒有什麼好怕的,既然看見了,就能改變,慢慢來,用自己的速度便可以。」〈延伸閱讀:聽聽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練習跟負面情緒對話、正視過勞的「心」,找回與它們的連結〉
試著接納改變,人生會更自在

「人是要在改變之中,認識自己的。」在進行瑜伽過程中,柯采岑遇到的各種狀況,隨著瑜伽老師的引導與開解,讓她明白了瑜伽是要「觀察與同在,而不是強迫與強要」,要去練習識別「自己目前正處於什麼狀態之內」。
書中有一段在講「痛的感覺」,當柯采岑踩在瑜伽老師準備的天堂路底板時,先是抗拒轉圈,再到願意小碎步繞圈,直至最後的接納。「接納肯定是練習來的,接納正在經歷的,並在痛的過程中,長出一點相信,這是你和身體共同的完成,得來慶祝。」這段話告訴我們願意敞開,就有能耐去接納,所以當我們遇到問題,不要總想著避開,試著盡力而為,過了就放下。〈延伸閱讀:焦慮源於缺乏自信!3 個正向觀點:認同每個選擇,摸索平衡的心態調整〉
學的不只是形式,而是呼吸

學習瑜伽、皮拉提斯,或是其他運動模式,多數人在初學之際,多以模仿其形來開始,漸漸地在過程中才瞭解「呼吸」是重中之重,是引領自己投入其中的關鍵。「呼吸就是連續的我愛你」是柯采岑於瑜伽之中所感受到的,吸吐時,將「我愛你」的訊息送進身體的每個細胞臟器,也分送給周遭眾生萬物,更重要的是,透過吸吐去清理身體裡那錯綜複雜的負面能量,並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原諒自己。
「呼吸」是很自然的,但也就是如此,很多人會在「理所當然」之下,沒有去瞭解它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變化。試著練習呼吸吧,先去觀察自己的呼吸,是長是短,頻率為何?它是如何行進,然後如書中所講的,找到痠痛不舒服的部位,再用帶著真切的「我愛你」的訊息去支持它,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現在就把做好呼吸,讓它成為日常照顧自己的起始。〈延伸閱讀:互動遊戲、7 分鐘鍛煉、優雅瑜珈 :運用 3 款不同形態的健身 App 來享受淋漓的健康體驗〉
柯采岑以工作狂的本質為「照顧自己」下了註解:「或許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專案也說不定哦。」想想也是,畢竟照顧自己是一件沒有終點的事情。

主圖來源:日劇《持續可能的戀愛?》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