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堅持與放棄,雖然大家總在讚揚堅持是種美德,也延伸出各式各樣如「只有放棄嘗試的,才是失敗者」、「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等有關堅持的名言。然而雖然看似堅持的才是贏家,但也許有些情況試著放下、放手,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何時該前進,何時該放棄

人生是選擇題,每條交叉口的選擇都有一定機率影響往後生活,往往能引領方向往左往右的契機,不一定是多重大的決定,反而可能是某些微小抉擇在牽引自己,當思考哪些事情要繼續堅持、哪些需要適時放棄時,類似的抉擇每天都在發生。
然而,該怎麼選才不會讓自己後悔、用什麼樣的角度去審視評估,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世紀難題,該如何客觀面對這樣的棘手問題,也許可以試著透過對自身的提問來做出「當下」最客觀的決定,並練習一旦作出抉擇,事後就別再回頭後悔。〈延伸閱讀:人生沒有目標?動不動就放棄?重啟你的內在指南針〉
不斷提問,並做出選擇

做不出決定、對現況感到疑惑時,需要不斷拋出疑問,並強迫內心做出解答。當感到迷茫無法判斷,可以試著問自己:目標是什麼;為了什麼堅持下去;堅持是否可以離目標更近;若無法達成目標,那我為何而堅持;放棄可以得到什麼?
透過這樣有意識地自我提問,可以一步步循循善誘,讓自己替自己找到解答。舉例來說,假設目標是談一場會讓自己開心的感情,但在過程中卻不斷和伴侶產生口角,且感覺到與對方愈來愈疏遠。這時若還在猶豫是否要提分開,可以依照上述流程問問自己:目標是什麼?(談一場會讓自己開心的感情);為了什麼堅持下去(也許磨合期過後兩人相處會更開心);堅持是否可以離目標更近(愈是想溝通,愈是與對方疏遠);放棄可以得到什麼(另一段新的機會)。在這樣拋出問題、回應地反覆思考過程中,當下所能得到地最合理答案便呼之欲出。〈延伸閱讀:比堅持更難的,是放棄:「請在放棄的理由中,找出讓生活更好的方式。」〉
堅持不是唯一道路,有時適時停損,也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然而決定並不是非黑即白,有時努力思索了也無法做出判決,也許不是堅持或放棄的問題,而是需要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時間,也許休息過後,眼前的答案才會更加明朗。〈延伸閱讀:「堅持不容易,但放棄更困難」:當疲倦襲來之際,請試著停下腳步休息片刻〉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