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感,一直是句評價兩極的戀愛金句。有人認為,戀愛中的兩人就是要時刻聚首,讓甜蜜常在;也有人認為,愛情就是要適度留白,讓好感存續。兩種說法都有其道理,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商討相處模式的權力,若換做遠距離戀愛的情侶,便毫無選擇空間,只能奉後者為準則,相信「距離會使兩人關係產生美感」。其實有點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畢竟愛情的維繫,不單靠黏膩。
不要只顧著甜蜜,更要力求「甜而不膩」

甜蜜有時候過了頭,反而會成負擔,朝夕相處的情侶亦然,遠距戀愛的兩人更是。並非無時無刻黏在一起、休閒假期只能預留給對方、得空就必須打視訊電話等行為,就能稱之為甜蜜。偶爾為之或許不錯,但若強行規定雙方遵守,對兩人相處可能不是長久之計。(延伸閱讀:感情裡面,要維持多遠的距離,才是最恰當的?心理學專家:「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即便是戀愛中的兩人,平時也會有各自的生活要過,有待精進的技能要進修,欲維繫的好友圈要聯絡。若上述的甜蜜日常變成「待辦事項」,以上這些需要大量「自己的時間」才能完成的項目將無法完成。愛情的美好之處,在於兩人相互扶持與成長,而非限制與綁架。給足彼此所需空間,才能讓甜蜜有回味的餘地。
「做自己」不是陳腔濫調,是永世圭臬

你有自己的興趣嗎?你有自己的朋友圈嗎?你有平時熱愛的活動嗎?你,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嗎?編輯認為唯有當戀愛中的雙方都具備以上條件,樂於分享給對方理解並相互參與討論,這樣的愛情才有保值的可能。兩個獨立的個體相愛,才能夠在交付心意的同時保有自身完整,並排除「誰的空缺需要誰來填補」的問題。(延伸閱讀:為何要愛得那麼累?停止感情中的錯誤期待,那些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
談論愛情的初衷,面貌或許百百種,但能夠讓濃情密意細水長流的,往往需要「自己穩住自己生活」的能力。講得再現實一點:我們希望在愛情裡找尋的,是能夠和自己相襯、分享喜怒哀樂的同伴;而非要自己揹負、承擔一切責任的巨嬰,那樣的愛情不叫甜蜜的負荷,單純是負荷罷了,我們並不想成為那樣的保姆,想必對方也是。因此,愛情裡的做自己不是口號,是要你真的去「做自己」,認清自己的喜好、興趣、想法,讓自己完整,才不會出現希冀愛對方就能讓自己完整這種不負責任的期待。(延伸閱讀:擺脫宿命悲情牌!女人勇敢承擔選擇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遠距離其實不難,只要充實自己,別將重心寄放在對方身上,維繫心法就成功一半,至於剩下的另一半則由對方負責。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思考模式,謹記愛情不是黏膩的兩人,而是獨立的你,有對方的陪伴。
主圖來源:Unsplash@septdoigt
copyright by share99